第1章 废科举天下震动 开新学育才树人

启元五年(公元1905年)新京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更暖一些。南海吹来的湿润季风,拂过巍峨壮丽的紫禁城琉璃瓦顶,掠过正在大兴土木的街道坊市,最终融入帝国新都蓬勃的朝气之中。然而,在这片万象更新的表象之下,一股足以掀翻千年传统的巨大暗流,正在皇宫深处酝酿,即将喷薄而出。

已经改名为启元殿的大殿内,大朝会的气氛庄重而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绛紫与藏青的官服勾勒出帝国新贵们的轮廓。历经战火洗礼的将领如武王柏凌岳、骁骑将军柏凌锐等眉宇间犹带杀气,而文官队列中,内阁首辅文履谦、新任学部尚书张謇、商部尚书沈富安等人则面色凝重,似乎预感到了今日将有石破天惊之事发生。

御座之上,皇帝柏凌云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威严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中群臣。他登基未久,但开国之君的权威已深植人心。此刻,他手中正拿着一份墨迹未干的诏书,那薄薄的绢帛,似乎重逾千斤。

“众卿,”皇帝的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个臣子的耳中,“自北伐功成,天下一统,已逾半载。然,朕常夜不能寐,思虑万千。我中华积弱百年,受制于列强,非仅兵不利、船不坚,实乃制度腐朽、人才凋敝、学术空疏之故也!”

殿中一片寂静,落针可闻。许多老臣的心提了起来,尤其是那些通过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如前清翰林出身、现任职于礼部的老臣,隐隐感到不安。

柏凌云继续道,声音陡然提高:“科举取士,延绵千载,曾为国选才,有其功绩。然时至今日,八股制艺,禁锢思想,所取之士,多皓首穷经,于实务一窍不通!面对西洋船炮、格致之学,茫然无知!此等制度,如何能培养出振兴华夏、抵御外侮之栋梁?如何能引领帝国走向富强?”

他停顿了一下,让每一句话都重重砸在臣子们的心上。

“故此!”柏凌云猛地站起身,展开手中诏书,朗声宣读,字字如惊雷炸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科举之弊,深误国是,空耗士人精力于无用之学,致使天下无经世致用之才……着即日起,废除一切科举考试!各级科举考试,永行停止!天下读书人,当另觅正途,求实学,报效国家……钦此!”

“轰——!”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废除科举”这四个字真正从皇帝口中说出时,整个紫宸殿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炸弹!群臣哗然,许多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甚至有人身形摇晃,几乎站立不稳。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曾是前清翰林,趋步至殿中跪倒,涕泪交加,“科举乃国家取士正途,祖宗成法,沿袭千年,乃天下士子进身之阶,维系人心之根本啊!一旦废除,势必动摇国本,令天下读书人心寒,恐生大变!请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