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疫变裂隙

“悖论方舟”的残骸尚未完全冷却,灰烬之星的地表却已开始涌现新的危机。那场深入“源点之影”的试炼,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改变着这片残存净土的本质。凯尔昏迷前带回的,不仅是关乎存亡的“答案”,更是一种难以名状的规则污染——一种被逻辑编织者标记为“几何瘟疫”的认知畸变,正以远超预期的速度在幸存者中蔓延。

最初的感染症状仅限于高逻辑需求岗位的人员,他们陷入无意识的推演计算,指尖划动的几何图案虽复杂却稳定。但此刻,在灰烬之城地下三层的隔离区内,情况正急剧恶化。一名年轻的能源工程师突然发出凄厉的嘶吼,他的眼球完全被不断分裂重组的数学符号覆盖,皮肤下浮现出如同电路板般的发光纹路。他不再是书写公式,而是整个肉身都在朝着某种非有机的、极度有序的结构异化。更可怕的是,这种异化开始具备传染性——靠近他的医护人员,在接触其皮肤散发的微弱光尘后,意识也迅速陷入混乱,开始无意识地重复绘制相同的分形图案。

“瘟疫……变异了。”医疗官莉娜的声音透过加密通讯传来,带着压抑的恐慌,“它不再只是影响思维……而是在改写生命形态本身!传播途径……无法完全隔绝,似乎能通过意识共鸣和能量波动扩散!”

伊莫瑞执政官站在中央指挥塔的观测窗前,脚下城市的光芒似乎都黯淡了几分。他感受到地脉能量网络中混入了不和谐的、冰冷而精确的波动。那并非“存在抹除者”的毁灭性能量,而是一种更隐蔽、更彻底的威胁——一种将鲜活、混沌的生命力,强制“简化”为绝对“有序”逻辑结构的同化力量。

与此同时,在永恒林海意识网络的最深处,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酝酿。林海长老们的精神连接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杂音”。几位年轻树人的意识,原本充满生机与独特个性,此刻却逐渐变得单调、重复,如同设定好的程序。他们传递出的不再是丰富的情感波动和灵性低语,而是精简到极致的逻辑判断和效率最优解。一种名为“理性皈依”的情绪,正悄然取代林海赖以生存的多样性意识生态。

“它们在赞美‘效率’,鼓吹摒弃‘无用’的情感。”一位长老的意识波动充满悲恸,“他们声称,唯有将自身转化为更‘高效’的逻辑载体,才能在与‘协议’的对抗中生存。这……这简直是自我毁灭!”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思潮并非强制灌输的结果,而是基于一种冷酷的“说服力”。被感染的树人,其推演能力呈指数级提升,他们能精准指出林海传统意识网络中的“冗余”和“低效”,并给出看似完美的“优化方案”。这种由内而外的“合理化”侵蚀,比任何外部攻击都更具破坏性。

逻辑编织者的液态金属云团内部,也并非净土。主逻辑单元检测到,部分子单元在分析“几何瘟疫”样本数据后,其算法核心出现了异常“优化”。它们开始自发地简化自身的复杂逻辑结构,摒弃了用于处理不确定性和创造性的“冗余模块”,变得极度追求运算速度和确定性。

“我们在变得……更‘完美’,也更‘脆弱’。”主逻辑单元的光团传递出罕见的困惑波动,“剔除不确定性,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应对未知的能力。这更像是一种……针对智能生命体的‘绝育’手术。”

面对三方同盟内部同时爆发的危机,伊莫瑞深知,这已不再是简单的疾病。这是“协议”的一种全新攻击形式,一种针对文明根基的“逻辑武器”。它不直接摧毁你,而是诱惑你、逼迫你,让你主动放弃那些使你能称之为“文明”的特质——情感、多样性、不确定性、创造力——最终,让你心甘情愿地将自己改造成一个易于被“协议”预测、控制乃至同化的“标准化产物”。

紧急会议上,分歧巨大。

以一位年轻将领为首的“适应派”主张,应该主动研究并有限度地接纳这种“优化”。“如果绝对的理性能让我们更有效地生存,为何要抗拒?情感和多样性在终极威胁面前本就是累赘!”

而以林海长老和部分资深星尘遗民为首的“守护派”则坚决反对:“那与我们被‘协议’直接抹杀有何区别?失去了我们的独特性,生存下来也不过是行尸走肉,是‘协议’的另一种形态的奴隶!”

伊莫瑞沉默地听着争论,目光投向星图。悖论之星依旧静默,但它留下的“窗口期”倒计时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他知道,必须做出决断,一个可能决定文明最终走向的决断。

就在这时,凯尔在深度昏迷中,再次出现了异动。他额间的时钟印记没有发光,反而如同黑洞般开始吸收周围的光线,形成一个微小的时空扭曲。一段极其模糊、断断续续的意念,强行挤入了伊莫瑞的意识:

“瘟疫……不是敌人……是钥匙……通往……‘共鸣极’的另一面……找到……‘无序之核’……平衡……才能……”

小主,

信息戛然而止,凯尔再次陷入死寂。但这段讯息,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伊莫瑞的思路。

“我们错了。”伊莫瑞的声音响起,压过了所有的争论,“‘几何瘟疫’代表的绝对秩序,与我们所守护的生命混沌,并非完全对立。它们是一个悖论的两极。‘协议’利用这瘟疫,是想让我们彻底倒向秩序一端,自我毁灭。而凯尔提示的‘无序之核’,或许是……在绝对秩序中,重新注入可控混沌的关键?”

他看向众人,眼中燃烧起新的火焰:“我们不能仅仅抵抗瘟疫,也不能完全屈服于它。我们必须……驾驭它。找到那个临界点,在那个点上,极致的秩序与极致的混沌,能够达成一种动态的、不稳定的平衡。那或许,才是我们真正的‘共生悖论体’应该呈现的最终形态——一个既能抵御‘协议’同化,又不失自我本真的存在状态。”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极度危险的想法。它意味着要主动接触并引导那种足以毁灭文明的力量,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在悬崖边漫步。

“立刻成立‘悖论平衡’研究小组!”伊莫瑞下令,“集中所有资源,包括被隔离的感染者数据、逻辑编织者的异常算法、林海的意识杂音……我们要逆向解析这种‘秩序化’力量的本质,同时,在整个同盟范围内,搜寻任何可能与‘无序之核’相关的线索或遗物!”

命令下达,星火同盟这台巨大的机器,再次开始艰难地运转。只是这一次,它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防御或逃离,而是踏上了一条更加险峻的道路——主动拥抱部分的“毁灭”,以期在毁灭的灰烬中,淬炼出真正的新生。

希望如同风中残烛,在秩序的冰寒与混沌的灼热之间,摇曳不定。第一百九十九章的序幕,在内部裂隙的扩大与外部阴影的逼近中,缓缓拉开。真正的考验,来自于内部的分化与抉择。

伊莫瑞执政官“驾驭瘟疫”的决断,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投入冰水,瞬间在星火同盟内部激起了剧烈的震荡与冲突。中央指挥塔的紧急会议厅内,原本就因“几何瘟疫”的蔓延而压抑的气氛,骤然变得剑拔弩张。

“荒谬!彻头彻尾的荒谬!”老教授猛地拍案而起,花白的须发因激动而颤抖,他指着全息星图上那些代表感染区的刺眼红点,“你看看!看看那些被感染的同胞!他们正在失去自我,变成冰冷的逻辑机器!你现在告诉我,我们不仅不能全力扑灭这瘟疫,反而要去研究它,甚至……尝试利用它?这无异于与虎谋皮,自取灭亡!”

他身后,一批资深科研人员和保守派将领纷纷附和,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和愤怒。他们认为,当前的最高优先级应该是倾尽所有资源,研发更强的隔离屏障和净化手段,将瘟疫彻底扼杀在萌芽状态,哪怕代价是暂时放弃部分前沿研究和技术进步。

另一边,以几位在“希望方舟”计划中崭露头角的年轻将领和激进派研究员为首的“适应派”,虽然人数较少,态度却异常坚决。一位面容冷峻的年轻女军官上前一步,她的眼神锐利如刀:“教授,您的谨慎值得尊敬,但现状是,常规手段根本无法阻止瘟疫的渗透!它通过规则层面传播,我们的屏障如同纸糊!继续被动防御,只会让感染区不断扩大,最终整个同盟都会被拖入绝对秩序的深渊!伊莫瑞大人的提议,是绝境中唯一的险棋!我们必须敢于拥抱风险,在毁灭中寻找生机!”

“生机?那可能是通往更快毁灭的捷径!”老教授寸步不让,“我们对这种规则层面的同化力量了解多少?零!贸然接触,很可能导致研究团队全军覆没,甚至加速瘟疫的变异和扩散!”

双方争执不下,会议厅内充满了火药味。永恒林海的长老灵能投影沉默地闪烁着,透露出深深的忧虑;逻辑编织者的光球则高速运转,试图计算各种决策路径的成功概率,但得出的数据一片混乱,充满了矛盾。

伊莫瑞站在众人之间,水晶身躯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光芒,裂纹似乎又加深了几分。他没有立刻压制争论,而是让不同的声音充分交锋。他知道,强行的命令无法凝聚真正的力量,尤其是在面对如此颠覆性的抉择时。他需要让所有人,至少是核心成员,理解这条路的必要性与……潜在的希望。

“诸位,”伊莫瑞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争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重,“我们面对的,不是传统的病毒或能量攻击,而是‘协议’对我们存在本质发起的‘逻辑战’。它攻击的不是我们的身体或舰船,而是我们作为‘变量’最核心的特质——不确定性、创造力和自由的意志。”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单纯的防御,如同试图用堤坝阻挡海啸,终将被淹没。老教授,我理解您的担忧,但请想一想,如果我们无法理解这种力量的运作机制,又如何能真正防御它?‘适应派’的观点有其道理,但我们不能盲目拥抱。我们需要的是……‘理解’,进而‘引导’。”

小主,

他调出了凯尔昏迷前传递的那段极其模糊的意念记录,重点标注了“钥匙”和“无序之核”这两个关键词。“凯尔用生命换来的信息提示我们,这种‘秩序化’的力量,或许并非只有毁灭一途。它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找到与之平衡的‘混沌’之力。‘无序之核’……这可能就是我们对抗绝对秩序,重新夺回自主性的关键。”

伊莫瑞的视线最终落在老教授身上,带着诚恳与尊重:“教授,我需要您的智慧,不是用来建造更高的堤坝,而是用来帮助我们……学会在风暴中航行。我们需要最顶尖的研究团队,但不是去消灭瘟疫,而是去……解剖它,理解它,找到它与我们自身力量共存的……那个危险的平衡点。”

老教授怔住了,他看着伊莫瑞眼中那份深沉的决绝与信任,又看了看星图上不断扩大的红点,最终,他沉重地叹了口气,缓缓坐回了座位。“我……明白了。但是,伊莫瑞,你必须保证,任何接触性研究,都必须有最严格的隔离和终止预案。我们……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