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雨夜密信

周老板说,沈家的人带着枪来的。男人推了推眼镜,他们要的不是画,是画后面的暗格。他敲了敲画轴,您看这里,用糯米浆粘过的痕迹。

苏晚凑过去,看见画轴边缘有细微的凸起。她找出裁纸刀轻轻划开,糯米浆簌簌掉下来,露出个拇指大的暗格。里面躺着张泛黄的纸条,和半块翡翠镯子——和她从老宅找到的那半块严丝合缝。

玉合则生。苏晚念出纸条上的字,突然想起母亲日记里的话,小晚,要是哪天你找到两块玉,就去望江楼,那里有你要的答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窗外传来汽车鸣笛声,穿黑西装的男人闯进来时,苏晚正把玉塞进项链里。男人的脸隐在墨镜后,声音像砂纸擦过玻璃:苏小姐,沈老爷子让我请您回去。

沈老爷子?苏晚后退半步,后背抵上放画的桌子,我外婆去世时,沈家的人连面都没露。

那是您外婆没把东西交出来。男人逼近两步,当年她偷了沈家的画,害死了我们老大。他伸手去抓桌上的皮箱,现在沈家要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

苏晚抓起桌上的镇纸砸过去,男人躲闪时撞翻了花瓶。瓷片划破他的手背,鲜血滴在地上,和苏晚刚才擦桌子的水混在一起。她趁机冲过去,抓起地上的皮箱塞进沙发底下,转身往阁楼跑。

阁楼的木梯作响,苏晚摸出藏在墙缝里的蜡烛点燃。微弱的火光里,她看见母亲的梳妆台,镜子上还贴着她十六岁生日时的贴纸。梳妆台的暗格里,整整齐齐放着一叠资料:外婆的病历、沈砚的通缉令、还有半块玉镯子。

最底下是个铁盒,打开后是封血书。苏晚展开,是外婆的字迹,歪歪扭扭的:沈砚不是汉奸,他是共产党。他们要的不是画,是藏在《秋山行旅图》里的密信。小晚,记住,玉合则生,玉碎则亡......

楼下传来玻璃碎裂的声音,苏晚把血书塞进怀里,转身时撞翻了椅子。木椅砸在地上的巨响里,她听见阁楼的门被踹开,男人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苏小姐,别白费力气了,你外婆当年就是不肯交,才......

住口!苏晚抄起桌上的青铜烛台砸过去,男人躲闪时撞翻了窗台上的花盆。泥土里露出半截锈迹斑斑的钥匙,和她在客厅找到的那半块正好能拼成完整的。

窗外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苏晚摸出手机报警,却发现信号被屏蔽了。她听着楼上传来的打斗声,突然想起陈先生昨天说的话:老宅的井里有秘密,你外婆当年就是从那里逃出来的。

当她的手指触到井边的青砖时,突然明白母亲说的玉合则生是什么意思——那半块碎玉拼成的长命锁,内侧刻着行小字:望江楼,五月廿。

直升机降落在老宅草坪上,舱门打开的瞬间,苏晚看见陈先生站在机舱口,手里举着枪。他的唐装前襟沾着血,却笑得像个孩子:小晚,你外婆说得对,有些东西,是该回家了。

梅雨还在下,苏晚望着陈先生身后的国旗标志,突然笑了。她把血书和玉塞进怀里,转身往井边跑去。井盖上的青苔被雨水冲开,露出半截铁链,铁链尽头挂着个铁盒,和她记忆里外婆说的装着秘密的盒子一模一样。

(关键伏笔:1. 沈砚身份与《秋山行旅图》密信;2. 玉合则生的具体含义;3. 陈先生的真实身份;4. 老宅井中的秘密)

第一百二十二章 病历密码

消毒水的气味刺得鼻腔发酸,林晚站在病房门口,望着床上插满管子的老人。监护仪的滴答声里,老人的手指突然动了动,枯瘦的手指在空中抓了两下,落在床头的病历本上。

林教授。她走过去,把老人的手放进被子里,我是小晚,您说的那个......

病历......老人突然发出含混的声音,眼睛艰难地睁开条缝,第三页......夹层......

林晚翻开病历本,第三页是张X光片,背面用红笔写着骨龄不符。她摸了摸夹层,果然有张折叠的纸条。展开后,是行娟秀的小字:五月廿三,望江楼,玉合则生。

妈......林晚的眼泪滴在纸条上,这是外婆的字迹。

床头的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护士冲进来时,老人的心跳已经变成了一条直线。林晚握着他的手,感觉那温度正一点点从指缝里流失,像极了十二岁那年,母亲坠楼时她摸到的最后一点体温。

林小姐。主治医生摘下口罩,老人临终前提到过玉合则生,还说什么档案室第三排第五个抽屉。您知道那是什么吗?

林晚摇头,她只知道外婆去世前把半块玉交给她,说等你找到另一半,就知道妈妈为什么离开你了。而母亲坠楼那天,手里攥着另半块玉,和外婆留下的那半块严丝合缝。

她离开医院时,雨刚停。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地上,碎成金斑。林晚摸出手机,翻出母亲坠楼的新闻报道:民国二十三年四月廿八日,女教师苏静姝于望江楼坠楼身亡,现场留半块翡翠镯子,警方初步判定为自杀。

报道下面附着张老照片,苏静姝穿着月白旗袍站在望江楼前,身边的男人穿着月白长衫,手里拿着幅画。林晚放大照片,男人的脸隐在阴影里,可她一眼就认出,那是外公年轻时的模样。

林小姐。身后传来男声,林晚转身看见穿藏青唐装的老人,手里抱着个蓝布包裹,我是市立图书馆的陈伯,您母亲当年的档案,我帮您查到了。

陈伯把包裹放在长椅上,掀开后是本泛黄的日记本,封皮上静姝日记四个字力透纸背。林晚翻开第一页,是少女的字迹:今日在巷口遇见穿月白长衫的先生,他说要带我看城墙根的野蔷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您外公的字迹。陈伯说,民国二十三年的借阅登记册里,有他借走这本书的记录,但那天图书馆的铁门从里面反锁了,监控室的老张头说,他听见里面有女人的哭声。

林晚翻到日记最后一页,日期是四月廿七:他说那幅画里有秘密,要我今晚去望江楼。可我不想再卷进那些事了,妈妈说过,有些秘密,知道得越少越好......

您外公沈砚是地下党,当年负责传递情报。陈伯压低声音,那幅《秋山行旅图》里藏着密信,沈家的人一直在找。您母亲坠楼前,把半块玉交给了邻居王婶,说要是哪天我出事,让小晚去望江楼找

林晚想起上周在旧书店遇到的王婶,老人拉着她的手说:你妈妈当年托我保管的东西,我给藏好了。当时她以为王婶说的是母亲的遗物,现在才明白,那可能是半块玉。

陈伯,您知道望江楼现在的主人是谁吗?林晚问。

陈伯摇摇头:那栋楼十年前被沈家买下来了,现在沈老爷子住在里面。听说他最近在找什么玉合则生的秘密,还让人查当年的坠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