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如我们先去探探虚实,看这个秦国人是否出自那个神秘的江湖门派**。
若果真如此,那我们眼下就只剩一条路可走了。
**眯起眼睛打量着项燕。
如今赵国能维持暂时的太平,
全赖项燕及时出兵相助。
是要我国与秦国修好?
项燕郑重点头。
不过在查明 ** 前,我们尚有转圜余地。
**自然领会项燕的深意。
虽然他对江湖事知之甚少,
但心中自有分寸。
即便无法准确判断双方实力高低,但从胜负结果,乃至落败的速度,即便是丝毫不懂武功之人也能一目了然。
更何况如今武林中人人都在议论此事。
自然也能看出端倪。
眼下风声从何而起,他心里清楚。
目光落在项燕身上,他暗自叹息。
“就依你的法子办吧。”
“但以秦国如今的国力,加上我们的底子……”
“即便胜了,也莫要冒进。”
“待你归国,再详议不迟。”
项燕当即应下。
此番行动,他本就不打算惊动秦军分毫。
按李牧所言——
此行仅为切磋。
进退之间,尚有余地。
比试前更需将话挑明。
毕竟身处秦境,即便胜过那秦人,亦不可张扬。
反倒要给对方台阶。
若惹得嬴政震怒——
怕是性命难保。
项燕策马奔向与李牧约定的地点。
然而李牧另有盘算。
他决意不亲赴秦国。
倘若对方真是幕后势力派来的奇人——
断不会让寻仇的赵人活着离开。
赵人对他恨之入骨,此人又岂会放过上门挑衅的赵国武者?
别国遣来的虽俱是顶尖高手——
且皆以切磋为名——
纵使嬴政欲将众人一网打尽——
也须顾忌五国联军的反扑。
他国高手或可周旋——
唯独赵国,即便不言明——
对方也知此为复仇而来。
若真遭毒手,虽或引发两国战事……
在秦国的庇护下,列国不会因赵国折损一员将领就联合讨伐。
李牧决定另派心腹出战。
此人实力略逊于鲁淮——毕竟鲁淮是他亲手栽培的猛将,天赋卓绝,已达天人六重境界。
新派遣的将领虽初入天人境,但与天人四重交锋亦能周旋数招。
加之各国高手齐聚,李牧并不十分忧虑。
若能借此机会铲除秦国隐患,自是上策。
盘算间,他将备选将领赖辽推至台前。
此番由你试探那白己虚实。
不必多虑,列国同道皆在。
以他们的情报网,所派必是天人境好手。
即便五国未齐至,至少也有三方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