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白板前,在“手机”和“汽车”、“OS”、“IP”、“内容”之间画上双向箭头。
“想象一下:用户拿着‘青鸾’手机,靠近G9,车门自动解锁,座椅、空调、音乐偏好自动调节到专属模式。开车时,手机可以作为车辆的备用显示屏或游戏控制器。下车后,手机上可以实时查看车辆状态,接收‘灵犀编队’的路况提醒。”
“更深度的融合是,‘青鸾’手机将深度集成‘灵犀OS’,用户可以在手机上直接预约车辆的保养、充电,甚至远程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如果未来我们涉足的话)。手机里的‘山海’游戏进度、电影观看记录,可以无缝同步到车机系统,在等待充电时继续你的冒险。”
“反过来,车辆传感器收集的路况数据、用户驾驶习惯,也能反哺手机AI,让它更懂你。”
这番描绘,让在座的技术高管们眼睛都亮了。这不再是简单的设备互联,而是深度的体验融合。
沈渊推了推眼镜,补充道:“从技术层面,我们可以利用自研的芯片(与国内厂商合作)和‘灵犀OS’的底层优化,实现设备间极低延迟、高安全性的数据互通。‘青鸾’手机,可以成为展示我们软硬件结合能力和生态协同优势的最佳载体。”
周薇也从商业角度看到了价值:“手机是高频消费电子产品,用户换机周期短,是维持品牌热度和用户粘性的绝佳工具。通过手机,我们可以将汽车用户转化为更广义的见鹿生态用户,极大提升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
“青鸾”手机项目,全票通过,即刻立项。
接着,林见鹿将目光投向了“OS”、“IP”和“内容”的交汇点。
“我们的‘灵犀OS’,不能只停留在车上和手机上。”林见鹿用笔重重地点在“OS”上,“它要成为一个**横跨多设备的、统一的底层操作系统**,成为我们生态的‘神经网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山海’IP,就是我们为这个神经网络注入的‘灵魂’和‘个性’。”他看向秦牧云,“牧云,我需要你的团队,为‘灵犀OS’打造一套完整的‘山海’主题——开机动效、图标、音效、语音助手形象(比如一个可爱的幼年讹兽或者精卫鸟形象),甚至是一些基于‘山海’世界观的专属小游戏和AR互动。要让用户每一次与见鹿设备的交互,都成为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秦牧云兴奋地一拍大腿:“太酷了!我早就想这么干了!把操作系统UI变成‘山海’美术馆!语音助手就叫‘小夔’怎么样?声音可以设计得空灵又带点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