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了多年前,那个还在校园里,眼神清澈而充满理想主义的林见鹿,拉着她和赵昊,畅想着用技术改变世界。如今,赵昊在广袤的非洲大地播撒希望,林见鹿在探索宇宙的终极奥秘,而她,秦雪,似乎一直停留在资本的漩涡里,用数字衡量着一切。
真的是这样吗?
她低头看着手中那枚星辰令牌,感受着那微弱的共鸣。不,资本,同样是一种力量,一种能够撬动现实、加速进程的强大力量。林见鹿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她的钱,更是她整合资源、规避风险、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那种属于“秦雪”的独特能力。
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和使命感,在她心中升起。
她拿起自己的加密通讯器,接通了她在瑞士的家族基金负责人。
“阿尔弗雷德,”她的声音恢复了平日里的冷静与决断,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锐气,“暂停我们目前在北美所有新兴科技领域的投资评估。立刻组织最顶级的精算师和风险模型团队,我要你在七十二小时内,给我一份方案——如何在不引起市场剧烈波动和监管过度关注的前提下,在未来十八个月内,将我名下能动用的、包括部分固定资产在内的,约百分之四十的流动性资产,以多种合规渠道,注入一个特定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电话那头的阿尔弗雷德明显愣住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百分之四十?秦小姐,这……这几乎是您个人可调动资金的绝大部分!而且是非营利机构?风险是否……”
“风险我已经评估过了。”秦雪打断他,语气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阿尔弗雷德,按我说的做。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慈善捐赠,这是一次……关乎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可能是无限的,也可能为零。但我愿意下注。”
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以我个人的名义,以及……‘观星资本’的全部信誉。”
接下来的几个月,全球资本市场上,一些敏锐的观察者注意到,“观星资本”及其关联方进行了一系列看似低调、实则规模庞大的资产重组和资金调动。这些操作巧妙地利用了跨国慈善捐赠、文化基金会赞助、以及针对某些极其冷门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战略性风险投资”等渠道,资金流向分散而隐蔽,最终如同百川归海,通过各种合规路径,汇入了位于中国某个神秘区域的“书院”名下新成立的“太初基础科学研究基金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笔天文数字的捐赠,没有盛大的发布会,没有媒体的头条报道,甚至没有在书院的内部进行广泛宣告。它来得安静,却如同给一艘即将远征星海的巨舰,注入了最充沛、最关键的燃料。
这一天,秦雪再次来到了书院。没有通知任何人,她只带着那名法国助理,通过特定的权限,直接进入了地下核心区。
在通往“太初”研究所的洁净通道里,她与刚从实验室出来、准备去灌下一杯特浓咖啡的陈默不期而遇。
陈默顶着一头堪比鸟窝的乱发,眼圈黑得像熊猫,手里还捏着一块写满了潦草公式的电子板。他看到秦雪,愣了一下,随即咧开嘴,露出一个带着疲惫却真诚的笑容:“哟!秦老板!什么风把您这位‘金主爸爸’给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