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经济调控精细化,稳定增长势头强

她顿了顿,“尤其不准以‘配合中央’为由,擅自关闭民间铺面。谁敢这么干,就地免职。”

话音落下,厅内一片静默。

陈元达拱手道:“娘娘明断。若真能如此施行,我等商户也愿主动调整订单方向,优先承接朝廷急需物资,缓解南北供需差。”

李瑶看了他一眼,“你回去拟个方案,哪些品类可以提前备货,哪些能转产替代材料,三天内交来。”

“是。”

散会后,李瑶留在政事堂未走。她翻开一本刚送来的密报,是监察司连夜整理的地方反应。其中提到,冀州某县接到“控制手工业规模”的上谕后,竟下令所有私人染坊停工十日,导致一批即将交付的夏衣订单作废,多家店主联名请愿。

她眉头一拧,提笔写下一道手谕:“立即叫停冀州不当管制措施,责令该县令三日内当面向受影响商户致歉,并依实际损失给予补偿。另,所有类似政策执行情况,七日内上报户部备案审查。”

写完,她唤来随从,“加急送往尚书省,盖印后即刻下发。”

天近午时,第一批修订后的调控文书开始印制。李瑶回到文渊阁,在偏厅召见几位基层官吏。这些人来自不同州县,都是被选派参与新政试点的实务派。

“我知道你们难。”她说,“上面一道令,下面就得办。可现在不一样了,给你们权力根据实际情况微调配额。”

一位来自扬州的小吏犹豫道:“若是调整了,事后查账对不上怎么办?”

“只要记录清楚,理由充分,就不算错。”李瑶答,“我们要的是实效,不是纸面整齐。”

她让人取来一套新编的《分域调控策》,发到每人手中。“这里面有案例,有标准,也有红线。回去后组织学习,一个月内完成本地评估,提交分类建议。”

傍晚,第一批巡查组启程南下。李瑶站在廊下,看着马车一辆辆驶出宫门。远处钟楼敲响戌时,宫灯次第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