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社会治理新模式,和谐有序幸福多

“你们真能决定怎么修?”

“咋不能?”她笑了,“要不要改道、走哪家墙根、谁家出工几天,都投票定了。我还投了一票呢!”

李震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处刚建好的小亭子前。木柱漆色未干,顶上挂着一块牌匾,写着“议事亭”三个字。亭内墙上贴着一张黄纸,上面列着几条规矩:

一、凡涉及公共事务,须召集十五人以上居民会议;

二、决议需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执行;

三、经费使用每日公示,接受质询……

下方已有七八个按了手印的名字。

“这是我们第一份居民公约草案。”一名身穿灰袍的男子走来,是负责该片区的社区管理者。他曾是军中低阶吏员,退役后经培训转入民政系统。

“昨天刚开完第一次正式会议。”他汇报,“议题是夜间巡逻队轮值。原本没人愿意干,现在分成了五组,每组十天,还配了灯笼和哨子,大家都抢着报名。”

李震仔细看着名单,发现不仅有商户,也有雇工、寡妇、独居老人。“怎么确定谁当代表?”

“自愿报名,大家举手选。年纪大的说话有分量,年轻人力气足肯跑腿,各有各的位置。”

正说着,几个孩子跑进亭子,围着告示栏指指点点。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踮脚摸着纸上的一行字:“我爸说,下周要讨论学堂的事,我可以去听吗?”

“当然可以。”社区管理者蹲下身,“只要住在这片的,满六岁就能旁听,提意见也行。”

李震站在亭外,望着这一幕。没有锣鼓喧天,也没有诏书高悬,但一种新的秩序正在形成。不是靠强令压制,而是由下而上长出来的。

回程路上,他在一家茶摊坐下。老板端来粗瓷碗茶,热情地说:“听说咱们坊要建夜市?要是真成了,我把摊子挪到路口去。”

“这事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