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社会福利惠民众,幸福指数稳步升

苏婉合上手中的账册,抬起头看了看窗外。天刚亮,驿馆外已有百姓在排队等候。这是洛阳城南的临时民政点,昨日她亲自下令在此设立试点站,发放冬衣和伤药。几个女医官正低头登记名字,旁边堆着成捆的棉布与药材。

她起身走了出去。

队伍里多是老人,有人裹着破旧的麻布,有人拄着木棍。一名老妇坐在石阶上,脚踝肿得发亮,见她出来,想站起来却使不上力。苏婉快步上前扶住,问旁边官员:“这位大娘登记了吗?”

“还没。”文书翻了翻簿子,“她说儿子死在战场上,村里没人替她报。”

苏婉没说话,从袖中取出笔,在纸上写下姓名、住址、家人情况,递给身旁助手:“记入《恤民录》,今日就安排诊脉,药资全免。”

老妇抓住她的手,声音发抖:“您真是活菩萨……”

“我不是什么菩萨。”苏婉蹲下身,把药包塞进她怀里,“朝廷管你们,是该做的事。”

回到屋内,她召来负责民政的年轻官员。那人原是户部小吏,因熟悉地方账目被调来协办福利事务。他递上一份清单,上面列着三处村落的孤寡人数、病患分布、粮食缺口。

“目前国库能拨出两万贯专款。”他说,“但要覆盖整个河南道,还是不够。”

苏婉点头:“先用空间里的储备。药材、布匹、米粮,都拿出来。我们做试点,不是做样子。”

“可万一其他地方也来要呢?”

“那就一个一个建。”她语气平静,“先把最苦的人救起来。等他们能吃饭、能看病、能穿暖,再说别的。”

当天下午,五处试点站同时开张。消息传得很快,不到两个时辰,各村都有人赶来登记。有些老人不识字,只能按手印。苏婉让人在墙上贴出告示图,画着一个人领到衣服、拿到药、坐在热炕上的场景,下面写着简单几行字:**孤老可领冬衣,病者免费诊药,里正不得阻拦。**

傍晚时分,她坐车去了城郊李家屯。这是个百户小村,背靠山坡,房屋低矮。村口的老槐树下已经聚了不少人。听说朝廷来了大官,男女老少都围了过来。

她站在树下,让随行女官打开登记簿,请村民一个个上前说明情况。

有个白发老妪跪在地上哭了起来。她说儿子战死边关,媳妇改嫁,自己摔断腿三个月,靠邻居施舍一口饭活下来。夜里冷得睡不着,只能抱着柴堆取暖。

苏婉亲自把她扶起来,让人背去临时医棚检查。回来后,她在本子上重重写下一排字:**李家屯,孤寡十七人,重病五人,房屋破损九户,急需修缮。**

“你们以后每月都能领到米粮和炭火。”她对众人说,“药由官派女医送上门。孩子若愿意读书,可去镇上学堂,学费全免。”

人群安静了一会儿,突然有人喊了一声:“朝廷真的管咱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