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疑心深种

明兰那番声泪俱下、看似深明大义的“求情”之言,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冷水,瞬间在顾廷烨的心底炸开,激起的不是平息,而是更汹涌的怒火与深不见底的疑窦。

她跪在冰冷地面上的单薄身影,她仰起脸时苍白的脸颊与滚落的泪珠,她口中那些句句为小秦氏开脱、却字字如刀般将嫌疑牢牢钉死的言语——“药方是母亲给的”、“药材是母亲过目”、“向妈妈亲手煎煮”、“母亲一片好心”……

是了,药方是她小秦氏亲手所赠,言辞恳切,不容拒绝。

药材是她小秦氏亲自过目,确保无误,方才交付。

煎药送药是她小秦氏的心腹向妈妈一手包办,日日不辍,殷勤备至。

这层层环节,皆在她小秦氏的掌控之下,若非她授意,哪个下人能有如此通天的手段,能将“赤鸠絮”这等罕见阴毒之物,神不知鬼不觉地混入侯夫人的安胎药中?又有哪个下人,会有如此胆量和动机,去谋害侯爷嫡子、断绝侯府血脉?

采购次等药材?哪家药铺敢将“赤鸠絮”当作“次等药材”售卖?煎药不当心混入?向妈妈是多年的老嬷嬷,煎药无数,何等谨慎,岂会犯下如此荒谬的错误?

明兰的每一句“开脱”,在此刻听来,都成了最犀利的指控。她越是表现得善良、隐忍、顾全大局,越是衬得那背后之人的用心何其歹毒,行事何其周密!

顾廷烨俯身将明兰抱起,感受着她轻颤的身子和冰凉的指尖,将她小心翼翼地放回榻上,用锦被裹紧。他的动作极尽轻柔,与他内心翻江倒海的情绪形成了尖锐的对比。目光落在她依旧挂着泪痕、写满“担忧”与“惶恐”的脸上,那强撑的镇定与显而易见的脆弱,像一根根细针,密密地扎在他的心上。

他想起她自嫁入侯府以来,面对小秦氏的种种明枪暗箭,总是沉静以对,理智周旋,从未在他面前抱怨过半句,甚至多次劝他以大局为重,莫要因后宅之事与嫡母起冲突。她总是这般懂事,懂事得让人心疼。

而如今,有人将毒手伸向了她和她腹中他们共同期盼的孩儿,证据确凿,险象环生,她第一时间想到的,竟不是哭诉委屈,不是要求严惩,而是跪下来,为他那“慈爱”的嫡母求情,生怕他因怒行事,伤了“母子情分”,惹人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