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沉默了片刻。

“我买一斗!”一个穿着短褂的汉子率先喊道,“就冲你们这粮食来得不易!冲你们是群硬气的娘们!”

“给我也来两斗!”

“我买半石!家里娃多,正好需要!”

有了带头的,人群立刻涌动起来。人们挤到粮袋前,你一斗我半石,纷纷掏钱购买。不仅仅是出于同情,更是因为这粮食本身品质过硬,价格也算公道。

也有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想混在人群中起哄压价,或者制造混乱。但刚一开口,就被旁边早已义愤填膺的百姓给怼了回去:

“滚蛋!三大粮商的狗腿子吧?”

“人家妇人种点粮容易吗?你们还要来捣乱!”

“再啰嗦,小心老子拳头不认人!”

更有铁锄卫队的成员,手持尖棍,冷冷地目光扫过,那几个身影顿时缩了脖子,灰溜溜地钻出人群跑了。

一袋袋粮食被买走,铜钱叮当作响,落入妇人们随身携带的木箱中。妇人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一边麻利地称量收钱,一边不忘向买粮的人道谢。

直销风暴,席卷市集。 四幅“故事幡”如同利剑,撕开了粮盟虚伪的压价借口,赢得了最广泛的民心。农社妇人以最直接的方式,将产品与背后的血泪故事一同呈现,完成了一次极其成功的危机公关与情感营销。这不仅是在卖粮,更是在争夺话语权,在塑造农社不可欺、不可侮的公众形象。三大粮商试图用资本和渠道封杀农社,却没想到,农社用最朴素的“故事”和过硬的品质,在民间市场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这场粮战,陡然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