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众人争论不休时,一个信使匆匆走进来,递上一封盖着英国王室徽章的公文。威廉爵士拆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伦敦的电报。”他声音干涩,“议会质问我们为何在澳洲‘浪费军费’,还说如果不能稳定殖民地局势,就要削减明年的拨款。”
议事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伦敦的政客们最在乎的是殖民地的税收,而不是什么“帝国威严”。如果澳洲的殖民当局不能带来利润,只会被视为“累赘”。
“这就是你们要的报复?”亚当斯晃了晃手里的账本,“伦敦不会支持一场看不到收益的战争。华夏城地处内陆,既没有金矿,也没有优质港口,就算打下来,我们能得到什么?一堆需要驻军守卫的土坯房?”
霍金斯的气焰矮了半截,却依旧嘴硬:“可……可我们不能示弱。”
“示弱不代表认输。”殖民地秘书查理突然开口,他一直沉默地看着地图,此刻指着华夏城与悉尼之间的广袤荒原,“这片土地上,除了华夏城,还有十几个土着部落。如果我们现在调集重兵,只会迫使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我们。”
他提议:“不如先派使者去谈判,承认华夏城的自治权,甚至可以开放贸易——用布匹、铁器换他们的粮食和矿产。这样既能稳住他们,又能摸清虚实,等我们攒够了兵力和军费,再一举拿下。”
“谈判?”霍金斯嗤之以鼻,“和一群土着谈判?简直是帝国的耻辱!”
“耻辱?”查理反问,“难道比全军覆没更耻辱?乔治的失败已经证明,华夏城不是轻易能啃下的骨头。我们需要时间,需要喘息之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两难的抉择
威廉爵士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心里像压了块巨石。作为驻澳总督,他既想维护帝国的威严,又得顾忌伦敦的脸色;既怕华夏城趁机扩张,又担心增兵导致财政崩溃。
“逃回来的士兵说,华夏城收编了不少俘虏,还给愿意留下的人分了土地。”查理补充道,“这说明他们很聪明,懂得用怀柔手段瓦解我们的力量。如果我们继续强硬,只会把更多人推向他们那边。”
亚当斯也附和:“开放贸易对我们有利。他们的棉花质量很好,比从印度运过来的便宜三成;还有他们的陶器,在欧洲很受欢迎,去年有商人偷偷运了几船,赚了不少钱。”
霍金斯还想反驳,却被威廉爵士抬手制止。总督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尖在华夏城的位置停留了很久,终于缓缓开口:
“给伦敦发报,请求增派一个团的兵力,但理由是‘加强澳洲防务’,不是‘报复华夏城’。”他顿了顿,声音疲惫却带着决断,“同时,派使者去华夏城,说我们愿意‘协商解决分歧’,先稳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