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重化工基地

我建议,我们第一期集中力量,建设一座中等规模的炼油厂。

这不只是为了生产汽油、柴油这些大宗商品,更重要的是,它为下游的石化产业提供最基础的原料,石脑油。”

李相定若有所思:“自己提供原料,避免受制于人,也能降低成本。”

“没错!”詹姆斯·李肯定道,“但这只是基础。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下游。”他的指示棒移向了石化区。

“第二,也是我们的核心方向:

聚焦‘进口替代’型的关键中间体。”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比如,对二甲苯(PX)和精对苯二甲酸(PTA)。”

李振宇目光一凝:“说下去。”

“PX和PTA,是生产聚酯纤维、塑料瓶片最重要的原料。

目前,韩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对这两种产品的需求量极大,但产能严重不足,大量依赖从日本、美国进口,价格和供应都受制于人!”

詹姆斯·李语气带着一丝激动:

“如果我们能成功量产高质量的PX和PTA,不仅能为咱们自己的强盛纺织(未来可生产化纤)提供稳定且廉价的原料,更能直接冲击国际市场,从日美企业嘴里抢肉吃!这是巨大的蓝海市场!”

李振宇缓缓点头:

“绕开终端红海,掌控产业链的关键咽喉。这个思路很毒,也很准。”

詹姆斯·李受到鼓舞,指示棒再次移动,指向了精细化工区。

“第三,长远布局,瞄准高附加值的‘未来材料’。”

他眼中闪烁着技术狂人的光芒,“在确保PX/PTA稳定生产的基础上,我们要投入研发,向产业链的更深处延伸。

比如,利用PTA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不仅是做瓶子,更是向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领域进军。

这些材料,未来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前景无限!”

他看向李振宇,语气无比郑重:

“会长,重化工的竞争,最终是技术和规模的竞争。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解决‘有无’问题,更要解决‘优劣’问题。

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哪怕一开始是模仿、是引进消化,最终一定要走向自主创新。”

“还有一点,”

詹姆斯·李补充道,指向了配套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