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狄仁杰的等候与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微微一顿,目光如炬,紧紧锁住林薇的双眼:“这一礼,是为您方才那句‘天下为公’。”

“老夫宦海沉浮数十载,历经高宗、天后两朝,见过太多人为权欲奔走,为私利倾轧。即便是那些口口声声以‘恢复李唐’为志业者,其中又有几人,心中真正装着这天下百姓?他们争的,不过是龙椅上换一个人,不过是自己从龙功臣的显赫罢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凉与嘲讽,随即化为无比的郑重:“而殿下您,身负血海深仇,手握足以掀起惊涛骇浪的身份秘密,却在最关键的时刻,选择了超越私怨,将‘天下’与‘公义’置于个人恩怨之上。此等胸襟,此等格局,古之贤王,亦不过如此!”

狄仁杰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在林薇耳边回荡。她没想到,自己基于现代理念和本心做出的选择,竟能得到这位千古名臣如此高的评价和认同。一股热流瞬间涌上心头,冲散了之前的疲惫与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理解的感动和沉甸甸的责任感。

“狄公……”她声音微哽,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狄仁杰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言。他上前一步,距离拉近,声音也压低了些,却更加语重心长:“殿下,您可知您选择的是一条何等艰难的道路?前朝遗孤的身份,固然是一面可以召集力量的旗帜,但更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会将您卷入无穷无尽的纷争与危险之中。陛下今日虽未当场发作,甚至看似给了您机会,但帝心难测,这份‘纵容’本身就是最凶险的考验。您将要面对的,不仅是虎视眈眈的武氏诸王、心怀叵测的朝堂宿敌,还有那些可能因您身份而靠近,却各怀心思的所谓‘盟友’。每一步,都将是刀尖起舞,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他的话语如同冰冷的泉水,浇灭了林薇心中刚刚升腾起的些许暖意,让她彻底冷静下来。她深知狄仁杰所言非虚。这条路,注定孤独,注定血腥。

“我知道。”林薇迎上狄仁杰担忧的目光,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从我知道自己身份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再无退路。隐姓埋名,苟且偷生,非我所愿。更何况,陛下也不会真正允许我退出这场游戏。既然退无可退,那便唯有向前。”

她顿了顿,继续道,语气中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至于艰难……再难,难道还能难过当初在蛇灵如履薄冰?还能难过在幽州、在崇州几近绝境?狄公,我这一路走来,何曾真正平坦过?无非是,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罢了。”

听着她这番话,狄仁杰眼中赞赏之意更浓。他微微颔首:“好一个‘遇山开山,遇水架桥’!殿下有此心志,老夫便放心了。”

他沉吟片刻,神色愈发郑重:“既然殿下心意已决,欲行此‘以天下为己任’之艰难王道,那么……”

狄仁杰再次整理了一下衣冠,这一次,他面向林薇,以无比清晰、无比庄重的声音宣告:

“老臣狄仁杰,愿竭尽残年之力,倾尽所能,辅佐殿下,走这条安邦定国、福泽苍生之路!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不是简单的表态,而是正式的、毫无保留的政治宣誓。意味着这位权倾朝野、德高望重的宰辅,正式将他的智慧、人脉和影响力,与她林薇的未来捆绑在了一起。

这份承诺,重逾千斤。

林薇心中巨震,看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却目光炯炯的老者,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与力量瞬间充盈了全身。她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了。她有了最强大、最可靠的盟友。

她没有虚伪的推辞,也没有激动的失态,只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对着狄仁杰,同样郑重地回了一礼。

“狄公,”她直起身,声音沉稳而有力,“得您相助,薇月幸甚,天下苍生,幸甚!前路艰险,还请狄公,不吝教诲!”

这一刻,君臣之名分,虽未明示于天下,却已在两人心中确立。一种基于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同盟,在这寂静的宫门外,悄然结成。

狄仁杰脸上露出了淡淡的、欣慰的笑容。他捋了捋胡须,恢复了平日那种智珠在握的神态,开始切入实际:“殿下,眼下当务之急,有几件事需即刻着手。”

“狄公请讲。”林薇凝神静听。

“其一,陛下虽未点破,但‘前朝遗脉’之消息,恐已不胫而走。武三思等人绝不会坐视,明枪暗箭,接踵而至。殿下需立即加强自身护卫,尤其是‘凤影’的力量,必须确保绝对忠诚与可靠。李元芳将军……”狄仁杰提到这个名字,意味深长地看了林薇一眼,“他武艺高强,忠心耿耿,是殿下可以完全倚仗之人,当委以重任。”

林薇自然明白狄仁杰的暗示,脸上微热,但旋即正色点头:“元芳之忠勇,我深知。‘凤影’亦会再次筛查,确保无虞。”

“其二,”狄仁杰继续道,“殿下既已表明心迹,便需开始经营自己的势力。开府建衙尚需时机,但目前可以‘安定郡王’之名,招揽贤才。不必急于求成,重在品行与能力,尤需留意那些出身寒门、有真才实学却郁郁不得志之士。他们,或可成为殿下未来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