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出日历:“你看,下个月有税收检查,再下个月有工坊验收,这些时间都不行。”
萧廷有些无奈:“那什么时候合适?”
“我算算,”苏锦认真地看着日历,“最早也要三个月后,那时候正好是秋收结束,大家都比较空闲。”
“三个月?”萧廷有些着急,“会不会太久了?”
“不久不久,”苏锦说,“三个月正好够我们充分准备。”
她开始制作详细的预算表,很快就画出了一张复杂的表格。
“看,我把所有费用都分类列出来了,”苏锦指着表格说,“还标注了预算上限和实际支出。”
刘德二看着表格,忍不住笑了:“苏姑娘,您连将军都排进预算表里了!”
萧廷凑过来一看,果然在“人员配置”一栏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后面还标注着“新郎(免费)”。
“苏锦,”萧廷哭笑不得,“你这是把我当成免费劳动力了?”
苏锦脸一红:“哪有,我这是标注你的重要性!免费的往往是最珍贵的!”
“这个解释我勉强接受,”萧廷笑着说。
接下来,苏锦开始制定宾客名单。
“我们要分类管理宾客,”她对萧廷说,“按照关系亲疏和社会地位来安排座位。”
她拿出一张新的表格:“这是'宾客分类表',分为亲属、同僚、朋友、商户等几个类别。”
萧廷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单:“你考虑得真仔细。”
“婚礼是社交场合,座位安排很重要,”苏锦说,“不能让任何人感到被怠慢。”
她继续说:“而且我还要制定'礼金管理制度',记录每位宾客的礼金数额,以便将来回礼。”
刘德二佩服地说:“苏姑娘,您连礼金都要建档案?”
“当然,”苏锦认真地说,“礼尚往来是传统,必须记录清楚,不能欠人情债。”
萧廷看着苏锦忙碌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温暖:“你为了我们的婚礼这么用心,我很感动。”
苏锦脸一红:“哪有,我只是习惯了做计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