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昱看着手中岚妃为睚眦配的药方,抚摸着上面的字迹。
赵家村的房屋,虽然简陋,但被沙兰朵收拾得干净整齐。
除了榻,便是一个大的木制书桌,书桌上放着许多书,还有笔墨纸砚。
小云朵趴在桌上,正在练字,她写下一个字又涂掉,接着又写了一个,还是不满意,继续涂掉。
写到第三次之后,小云朵有些不耐烦。
一旁的沙兰朵走过来。
云朵嘟着嘴:“阿母,这个字太难写了,我怎么都写不好。”
沙兰朵笑着,把着云朵的手,一笔一划写着。
云朵看着沙兰朵的字迹:“阿母,为何您的字写得这么好看啊?”
沙兰朵:“阿母以前的字写得也不好看,还不如云朵的,慢慢的,长大了,写得多了,自然便好了。”
云朵:“阿母,云朵要向您学习,以后也要写出漂亮的字。”
沙兰朵笑着,抚摸着云朵的头发。
九昱起身,朝着营帐外走去。
待来到岚妃的营帐外,侍女却告诉九昱:“岚妃娘娘感染了风寒,不宜见人。”
九昱:“我只想跟岚妃娘娘表达救三爷的情义,还望今日可以见岚妃一面,若今日不便,明日九昱再来。”
侍女将原话传达给岚妃,岚妃知道九昱今日见不到自己,明日也一定会来。
岚妃招招手,示意让九昱进了营帐。
九昱进入营帐后,才发现,岚妃坐在纱帘之后,并没有以正面见自己。
小主,
岚妃:“你们先出去吧。”
侍女们纷纷出去,只留下九昱与岚妃在营帐之中。
九昱行礼:“臣女九昱,给岚妃请安,岚妃万福金安。”
岚妃:“坐吧。”
九昱想探头看看岚妃,但奈何纱帘厚重,什么都看不到。
九昱:“九昱此番前来,一是想代睚眦爷谢谢岚妃,若不是岚妃的方子,夫君如今还在病痛之中。”
岚妃:“不必客气。”
九昱:“二来,九昱想请教岚妃娘娘,这个药方,如此灵验,岚妃是从何而知的?”
岚妃:“不过是个民间的土方子,很多年前,听医官提及过,便记下了。”
九昱:“那便是巧了,九昱年幼的时候,经常偶感风寒,也常常用此方。这个方子,让九昱想起一位故人。”
岚妃:“哦?”
九昱:“臣女的阿母,也如娘娘一般年纪,一般美貌,一般善良。”
纱帘后的岚妃忽然不说话。
九昱:“小时候,每次臣女受了风寒,阿母都会熬上这样一碗汤药,还唱着一首歌谣…”
少年青春,不负韶华,阳光灿烂,秋风凉爽,不饥不寒,自食其力,朋友真,父母在。
这便是云朵在赵家村的生活。
记不清是哪一年,云朵也是高烧不退。
沙兰朵一早便上山,与村长一同采摘了黄豆、黑豆,还有一些淮山药。
她熬了几个时辰,熬出了一碗汤药,趁汤药还热,一碗灌入云朵的口中。
她一边喂着九昱吃下汤药一边唱着歌谣。
“黄豆好,黑豆好,熬成一锅吃下肚,所有病痛都能好。”
云朵缓缓地睁开眼:“阿母…”
沙兰朵擦拭着云朵额上的汗水:“云朵,你总算是醒了。”
九昱:“黄豆好,黑豆好,熬成一锅吃下肚,所有病痛都能好。不知道,岚妃娘娘是否也听过这首歌谣?”
这首歌谣再度响起,像一记闷锤,哐的声往岚妃心里砸了个小血坑。
纱帘后的岚妃,双手紧攥,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她尽可能调整着自己的呼吸,不让九昱听到自己的哽咽声,缓了很久,她才开口。
“我…”
九昱的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她期盼着岚妃的回答。
岚妃:“未曾听过。”
九昱微张着嘴,想说什么,但最后只是“嗯”了一声。
九昱还是不甘心,继续说着:“臣女的阿母,在臣女很小的时候便离开了,昨晚,臣女还梦到了她,好像,她从未离开过臣女,仍在人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