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李富贵停顿了一下,才说道:“梅瓶、凤冠和玉碗这些东西,就出在一个清代老墓。”
邵粉玲目光诧异地抬眼看了看李富贵:“你咋知道是清代墓?”
“棺椁里除了这些东西,头发呀衣服啥的,从这些东西上就辨别出来。”李富贵说:“墓主人在清代是个大官。估计他的后人为了躲避战乱或啥的,把这些家传的东西埋在了大官的坟墓里,结果埋下去之后,后人迁到了南方,忘记了墓里的东西。”
邵粉玲微笑道:“那……盗墓的人,咋知道哪里埋了好东西?”
李富贵说:“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口头流传的东西,有的传几千年了。除了口口相传,还有翻县志呀、古籍呀这些记载。孔夫子你知道吧?我小时候见生产队墙上,到处写的都是这名字。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死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距现在都两千五百多年了,他的典故还能流传下来。清朝才多少年?”
李富贵眼睛朝邵粉玲翻了翻:“不过二三百年。在咱们凤城这地方,哪个村出过啥人物,当过啥官,干过啥事,最后埋哪儿了,总有人知道。只要有人知道,就有记载和传说。况且,咱凤城还有‘三石六斗菜籽官’的说法,用菜籽形容当官的多,可见咱这黄土地上出过多少官?据我所知,光清代,就有在翰林院做编修的,有当御史的、当提督的,还有给太子当专师的,多得很!”
邵粉玲说:“三石六斗菜籽官我也听过,可总觉得是人们故意夸大了,哪有那么多当官的?怕是连人都没那么多。”
“那是你懂得少。”李富贵道:“从商代起,就有部落迁到咱陇东高塬,后来出了周文王、周武王,建立了周朝。从商周到春秋战国,光咱这地方就有义渠、豳郭、鬼方、羌方、彭卢、荤粥……还有几个小国的名儿我记不清了,反正有好几个国都。传说周文王的后人就埋在凤城周围,有些盗墓的还打过周文王墓的主意,只是咱这里山大沟深,想找王陵太难,才没人动得了。”
邵粉玲微微一笑:“难怪陈丽他们叫你高人,你懂得是不少。”
李富贵说:“当风水先生嘛,别说全国的历史名人,自己家乡这点历史和人物,总该了解。”
“那个凤冠真是好东西。我一直想让你拿出来让我仔细瞧瞧,可你不提,我也不好开口,一晃就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你把它卖了…… ”邵粉玲的语气带着一丝失落。
李富贵听出了她的意思,深深叹了口气:“看了又能咋样?土里出来的东西,阴气重,搁家里不吉利。你这辈子受的苦够多了,我怕这些东西冲撞你,就压着没提。不过,你既然看见了,咋不说呢?你要真想看,我能不拿出来吗?”
“没事,”邵粉玲微微一笑:“卖就卖了吧,我就这么一说。”
李富贵看了看她,话锋一转:“我倒是奇怪,说你不爱钱吧,我看你见啥钱都想赚:地里刨食,果树上折腾,养牛养鸡,集市摆摊,只要能赚的,你都不放过。既然瞧见了那么多宝贝,为啥不拿一两件去卖呢?”
“你心里有我,自然会给我。”邵粉玲平静地说:“心里若没我,我就是偷去卖了,有啥意思?花起来心里也不瓷实。”
李富贵听了,有些动容:“你比我好,内心……真干净!”
聊了会儿,李富贵由于困乏,睡着了。邵粉玲看着窗外的阳光,富贵说过的话,像魅影似的窜进了她的头脑,她愣了愣,拿起手机,点开陈丽名字的页面,想发信息,手却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