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获奖带来的喧嚣逐渐沉淀,生活被更多有分量的合作邀约和自身创作计划填满。许念在新工作室里筹备着她的下一个系列,而江澈除了处理“桥梁”的日常运营,似乎还在暗中忙碌着什么,书房深夜的灯光比以往更常亮起。
这天晚上,两人窝在客厅沙发上看一部纪录片,内容是关于全球气候变化下极地生态的脆弱与美丽。画面里,憨态可掬的企鹅幼崽在父母的羽翼下蹒跚学步,依赖又脆弱。
江澈的手臂环着许念,下巴轻轻搁在她发顶。纪录片接近尾声,他忽然低声开口,语气带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混合着思考与谨慎的认真:
“乖乖,我们以后……要不要孩子?”
这个问题来得有些突然,许念微微怔住,下意识地仰头看他。纪录片幽蓝的光映在他侧脸上,他的眼神很专注,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即兴的浪漫畅想,而是真的在探讨一个严肃的未来议题。
“怎么突然问这个?”她调整了一下姿势,面对着他。
江澈将她往怀里拢了拢,手指无意识地缠绕着她的一缕发丝,沉吟着组织语言:“不是突然。是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在我们的未来规划里,有一个清晰的坐标。”
他顿了顿,继续用他那惯有的、分析项目般的理性口吻说道:“抚养一个孩子,意味着巨大的时间投入、精力分配和资源倾斜。这会直接影响我们未来至少十五到二十年的生活重心、职业节奏,甚至‘桥梁’的发展路径。我希望这个决定,是我们在充分认知和共同意愿下做出的,而不是被惯性或外界压力推着走。”
他没有描绘含饴弄孙的温馨画面,也没有空泛地谈论生命的延续,而是直接切入了最现实、最核心的利弊分析。这很江澈。
许念听着他条理清晰的阐述,没有感到丝毫的冰冷,反而一种被深深尊重的暖流包裹。他没有假设她必然想要,也没有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她,而是将这个问题作为他们“共同未来”的一个重要变量,郑重地摆上桌面,邀请她一同探讨。
“我明白你的意思。”许念点了点头,也开始认真思考,“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决定。”她靠回他怀里,看着纪录片结尾滚动字幕,轻声道:“我喜欢孩子,但我也热爱我的事业,珍惜我们现在共同构建的一切。如果要一个孩子,我希望是在我们准备好了,并且都真心期待他/她到来的时候。”
她表达了自己的矛盾与倾向,坦诚而真实。
“嗯。”江澈应了一声,似乎对她的回答并不意外。他沉默了片刻,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忽然拿过放在旁边的平板电脑,解锁,调出了一个加密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