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仍需大量投入的物流合资等跨界项目,则继续保持“冬眠”状态,仅维持最低限度的技术跟进。
五、 能力的内化:将红利转化为根基
陈默在内部反复强调:“政策红利是机遇,更是考验。它让我们暂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但绝不能产生依赖。我们必须利用这个机会,将外部赋予的‘势能’,转化为我们内部真正的‘动能’。”
他要求团队,不能仅仅满足于享受试点资格带来的便利,更要深入研究政策背后的监管逻辑和趋势判断。公司成立了“政策研究小组”,定期解读和分析宏观政策动向,力求能提前感知变化,主动调整战略。
同时,继续加大在核心技术,尤其是在隐私计算、数据安全和合规科技方面的研发投入,目标是建立一套能够随着监管要求变化而自适应演进的“智能合规”系统,将合规能力打造成公司更深、更宽的护城河。
六、 新阶段的开启
政策红利的注入,如同给在严寒中跋涉的“智伞”送来了一件温暖的棉衣和一张粗略的地图。它不能保证最终抵达终点,但无疑大大增加了生存下去并找到方向的可能性。
公司的现金流压力得到根本性缓解,士气重新高涨,战略前景也变得清晰起来。他们终于可以暂时从生存模式中抬起头,眺望一下远方。
“我们闯过了最危险的激流险滩,现在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缓、但依然暗藏漩涡的河道。”陈默在战略重启会议上总结道,“政策给了我们一艘更结实的船和一阵顺风,但划桨的,依然是我们自己。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更加努力,将这份机遇,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我们下一个增长阶段牢固的基石。”
从被动应对监管风暴,到主动把握政策红利,“智伞”完成了一次惊险的跳跃。这标志着公司不仅具备了抗击打能力,更开始展现出在复杂政策环境中寻找机会、甚至创造机会的更高阶的商业智慧。在经历了无数的绝望、挣扎、坚持与淬炼后,终于在此刻,迎来了一缕充满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