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破晓微光——算力囚笼与意外的援手

暗线的博弈:迟来的代价与险棋

当仓库为区委书记的到访全力备战之时,吴明的加密通讯器收到了一个来自境外的、断断续续的信号。是那个失联的“快运达”线人!

“……还活着…被他们关在城西…废弃汽修厂…地下室…”信号极差,夹杂着剧烈的咳嗽和恐惧的喘息,“…证据…U盘…在我…袜子里…缝着…他们…还没找到…快…他们…要转移…”

信号戛然而止,再无法接通。

吴明的眼神瞬间锐利如鹰隼。线人还活着,但处境极度危险!他掌握的证据(录音、协议副本)是未来对抗“快雨伞”的关键,也是洗刷“智伞”被泼脏水的利器!

然而,明天就是区委书记调研的关键时刻!陈默、苏蔓、刘强全部精力都扑在老王驿站,整个“智伞”如同绷紧的弓弦。此时抽调人手去营救线人,风险巨大。一旦行动失败或暴露,不仅线人性命难保,更可能给明天的调研带来灾难性影响。

吴明看着灯火通明、紧张忙碌的仓库,又看看通讯器上消失的信号坐标。一边是关乎平台生死存亡的政治机遇,一边是生死一线的线人和至关重要的证据。这是一步险棋,一步可能满盘皆输的棋。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不能动用“智伞”的任何明面力量。他需要独行。

破晓的驿站:微光下的考验

翌日上午九点五十分,老王驿站。

经过一夜的奋战,驿站焕然一新。货架整齐,地面光洁,消防通道标识醒目。门口临时划设的非机动车停放区,车辆有序排列。穿着整洁速达马甲的骑士和驿站工作人员各司其职。老王特意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西装,紧张又期待地搓着手。

刘强带着几个核心队员,如同沉默的磐石,散布在驿站内外关键点位,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苏蔓陪着周校长,最后一次检查着展示用的资料板,上面是老王记录的“散着学”反馈和学生关于“隐私安全”的正面评价。陈默则站在稍远处,看似平静,手心却微微出汗。

技术区,赵工和方哲死死盯着银行试点环境的监控屏幕。所有非核心进程已被手动暂停,算力被极限压榨到专供银行交互。CPU占用率在危险的95%线上颤抖,每一次请求的绿色完成标记,都让他们心头一紧。

十点整,几辆黑色轿车平稳地停在驿站外。车门打开,一位五十多岁、气质沉稳、目光锐利的中年人在众人簇拥下走了下来,正是区委书记张海山。他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走向驿站。

“张书记,这位就是驿站的老王站长,这位是‘智伞’平台的陈默总经理,这位是社区大学的周校长…”随行人员介绍道。

张海山目光扫过略显局促的老王、沉稳的陈默和热忱的周校长,点了点头,开门见山:“开始吧。让我看看,你们这个被叫停的‘学习角’,是怎么‘散着学’的?还有,你们这个平台,是怎么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的?”

考验,在破晓的微光中,正式拉开帷幕。算力囚笼中的“星火链”能否挺住?老王驿站的“土办法”能否打动书记?“铁军”的无声守护能否确保万无一失?而独自踏上险途的吴明,又能否在黑暗中将那线希望的火种带回?仓廪之困,破晓之时,亦是风暴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