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名声初显与GSDI的“合作”邀请

“李长官,琳达博士,你们好。”李云霄礼貌回应,表现得不卑不亢。

会议开始,马库斯·李先是冠冕堂皇地介绍了“曙光项目”的重大意义和国际合作背景,然后由那位技术官员详细讲解了目前观测到的“能量粒子异常增殖”现象的一些宏观数据(当然是经过处理的),以及项目初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集中在环境监测、公共卫生影响评估以及……潜在的能源应用可能性。

李云霄耐心听着,心中却不断冷笑。GSDI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种粒子的价值,但他们的研究方向还停留在非常基础和实用的层面,远远没有触及“灵气”的本质。这让他稍微安心了一些。

轮到李云霄发言时,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人设,从雾霾成分分析、大气物理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听起来专业、实则避重就轻的看法,偶尔夹杂一点从异界知识里提炼出的、似是而非的“玄学”观点,比如“能量粒子可能与地磁波动或宇宙射线有关联,存在某种周期性”等等,既展示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又没暴露核心秘密。

他的表现似乎让马库斯·李有些失望,但琳达博士却偶尔会追问一两个细节,眼神中带着探究。

会议最后,马库斯·李再次提出了正式合作的邀请,希望李云霄能共享他的“特殊监测数据”和分析方法。

李云霄则以“设备简陋、数据不成熟、需要进一步验证”为由,婉拒了立即共享数据,但表示愿意以顾问身份,在特定课题上提供“非约束性”的技术建议。

视频会议在一种看似融洽、实则各怀鬼胎的气氛中结束。

挂断视频,李云霄长舒一口气。第一关算是过了,但他知道,GSDI不会轻易放弃。接下来的博弈,会更加微妙和危险。

而与此同时,柳若曦那边筛选出的一个新委托,引起了他的注意。委托来自本地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生物实验室,声称他们用于研究的一种罕见深海微生物培养皿最近出现了异常增殖和变异现象,并且伴随有微弱的精神干扰效应,已经影响到了研究人员。实验室负责人通过某种私人关系找到了“赤脚医生”这个渠道,希望得到帮助。

深海微生物?异常增殖?精神干扰?

李云霄摸了摸下巴,感觉这事儿……说不定比那个“曙光项目”更有意思。也许,在应对GSDI的同时,他该去大学城那边“学术交流”一下了。毕竟,大学生物实验室,听起来就是个容易出“异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