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宗大军在九道永恒界星域边缘踌躇不前,陷入战术疑云的同时,退守星域内的公司及东岚国联军,其内部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更为混乱。
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新上任的战区最高指挥官——查尔斯。这位顶着“纽沃德军校优秀毕业生”光环的空降指挥官,上台后发布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强令将原本分散驻守在九道永恒界各处战略要地、军事要塞的部队,全部强行收拢,密集集中在九道永恒界的主星域范围内。他给这一违背基本军事常识的决策,披上了一层冠冕堂皇的外衣,称之为“集中优势兵力,与灵宗侵略者进行战略决死战”。
这道命令在前线将士中引发了巨大的困惑与不满。但凡有些实战经验的军官都清楚,在灵宗跨星域、大范围精准打击能力的绝对火力优势面前,将庞大的兵力如同沙丁鱼罐头般密集堆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星域内,这无异于将自己变成一个巨大的、几乎无法移动的活靶子。
尽管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毁灭性打击,查尔斯也下令让随军的魔法师团们日夜不停地加班,竭力加强各个军事基地、舰队泊地乃至行星本身的魔法防御阵法,试图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但在许多老兵看来,在那种级别的火力面前,再坚固的静态防御也终究是被动挨打,这种将全部筹码押注于“硬扛”之上的战术,简直是将无数士兵的生命置于极大的风险之中。整个九道永恒星域内的气氛,压抑而紧张,弥漫着一种对未知命运的不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惜的是,现实往往比理想更为残酷。
经过与灵宗长达一年高强度、高烈度的残酷战争,公司在东岚国战区的前线部队早已经历了数轮甚至十几轮的惨烈消耗。那些真正拥有丰富实战经验、能够敏锐洞察战术失误、并且敢于提出异议的老兵和基层军官,如今已是十不存一。他们要么已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要么因重伤而被迫退出前线;仅存的少数人,也大多被分散在各个新建或重组部队中,声音早已被淹没。
因此,面对查尔斯这道明显违背军事常识的命令,尽管仍有零星的质疑声从某些角落响起,但这些声音太过微弱,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对浪潮。它们如同投入惊涛骇浪中的几颗石子,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掀起,便被庞大的、主要由新兵和匆忙提拔的军官构成的指挥体系所吞没。
这支庞大的联军,表面上依旧旌旗招展,舰队阵列森严,魔法屏障光辉璀璨,但内里却仿佛失去了坚韧的骨架,更像是一个被强行拼凑起来的巨人,行动迟缓而笨重,只能麻木地执行着来自最高指挥部的命令。缺乏足够的老兵作为中流砥柱,使得部队整体失去了那种在逆境中求变、在绝境中寻机的韧性与灵性。
九道永恒界的核心指挥室内,气氛压抑得几乎要凝结成冰。
查尔斯背着手,在巨大的全息星图前来回踱步,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在星图边缘那片密集闪烁的红色光点上——那代表着兵临城下却迟迟没有动作的灵宗主力舰队。在他身后,血见灭世神与鬼鹰灭世神如同两尊沉默的雕像,静立不语,他们的视线同样落在星图之上,只是眼神深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灵宗舰队依旧没有任何发动攻击的迹象。这种暴风雨前的死寂,反而比直接的进攻更让人感到窒息和难熬。
“为什么还不进攻?!”查尔斯猛地停下脚步,压抑的焦躁终于爆发,他一掌狠狠拍在由高强度合金制成的控制台上,发出沉闷的巨响,“灵宗!你们在等什么?!你们都是软蛋吗?!”
他的怒吼在空旷的指挥室内回荡,带着一种计划被打乱后的气急败坏。他精心布置了这个“决战场”,将所有的筹码都押了上去,就等着灵宗一头撞进来,可对方却偏偏停在门口,这让他有一种全力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挫败感。
血见与鬼鹰两位灭世神交换了一个短暂而微妙的眼神,依旧没有出声。他们或许也对眼前的僵局心存疑虑,但作为公司的高阶战力,他们接到的最高指令是确保查尔斯的安全并配合其行动。至于这位空降指挥官那看似鲁莽乃至荒谬的战术背后究竟有何深意——或者根本就是胡闹——并非他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他们只需要相信最高董事艾森威尔的判断,并执行命令即可。
指挥室内,只剩下查尔斯粗重的喘息声,以及星图上那片刺目的红色,依旧在无声地嘲笑着他的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