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遗诏

想到这里,赵祯胸腔中翻腾的焦虑稍稍平复,幸好他早留了后手,就算韩章、禹王都压制不住兖王,

这道深埋的后手也足以让兖王投鼠忌器,绝不敢动他的鼎儿分毫。

压下眼底对兖王的冷厉与不满,赵祯勉力抬了抬眼皮,

目光扫过阶下躬身伏地的三人,声音带着病榻上的虚弱,却依旧不失帝王威仪,

“都起来吧。”

他缓了缓气息,又对韩章、禹王和兖王勉励了几句,无非是嘱托韩章尽心辅佐、禹王和兖王要恪守本分。

随后,交代完之后,赵祯便挥了挥手,让他们退至殿外等候,随即沉声道,

“传曹皇后进来。”

不多时,曹皇后步入寝宫,她重新在床榻旁的木凳上坐下,目光落在赵祯那张形容枯槁的脸上,

昔日的官家,如今却眼窝深陷,颧骨凸起,连呼吸都带着微弱的滞涩。

心口像是被什么堵住一般,难以言喻的难受翻涌上来,她终于还是忍不住,

垂下眼睫,细密的泪珠顺着脸颊滚落,滴在衣料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赵祯见状,吃力地抬起枯瘦的手,轻轻握住了她微凉的指尖。

他的掌心带着病气的温热,声音轻得如同耳语,

“皇后,莫要难过了。”

他顿了顿,气息愈发微弱,

“这几日,朕躺在床上,倒是想通了不少事情。以往,是朕辜负了你,是朕对不住你。”

他望着曹皇后依旧垂着的眼,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愧疚,又似释然,

小主,

“若有来世,朕不愿再做你的夫君,便做你的兄长吧。这一生欠你的,来世便以兄长之身,慢慢替你赎罪。”

弥留之际,赵祯回望自己数十年帝王生涯,文治武功皆有建树,可细数私生活,最对不住的便是眼前这位曹皇后。

第一任郭皇后是刘太后强塞给他的枷锁,那份婚姻里的压抑与隔阂,成了他心中难以磨灭的阴影。

而曹皇后,虽非刘太后所立,却也是文官集团为了维护“崇文抑武”的国策、平衡后宫势力而推崇的人选,

她出身真定曹氏,名门望族,德行出众,性情慈俭,谨慎宽厚,

更熟读经史,沉稳有谋略,庆历宫变时,正是她临危不乱,调度宫人侍卫,才护住了他的性命。

可即便如此,因着那份与生俱来的政治联姻底色,再加上郭皇后留下的阴影,

赵祯对曹皇后始终只有相敬如宾的客气,却少了夫妻间的温情脉脉。

他将更多的宠爱给了其余的妃子,对这位端庄得体的皇后,始终隔着一层难以逾越的疏离。

如今大限将至,过往的种种画面在脑海中闪过,那份被刻意忽略的愧疚,终是在心底蔓延开来,

只是这份愧疚究竟是真心悔过,还是临终前的自我慰藉,便只有他自己知晓了。

曹皇后闻言,肩头微不可察地一颤。她抬起泪眼,望着赵祯虚弱的面容,心中并非没有疑虑,

赵祯临终之际,这番愧疚之言,究竟是发自肺腑,还是为了让她日后能更尽心地辅佐太子赵鼎,才刻意说出口的安抚?

可转念一想,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即便其中有几分算计,此刻也不必再计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