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侃侃双手抱胸,靠在旁边的金属支架上 —— 支架直径约 10 厘米,表面覆盖着橡胶与树脂混合的防滑涂层(摩擦系数达 0.8,是普通橡胶的 2 倍),即使手心出汗也能牢牢抓握,涂层下还隐藏着细微的 “压力传感器”,传感器的精度达 1 克,能实时监测人员的握力变化,以此判断人员的情绪波动,不过这一功能早已被他用 “权限篡改程序” 屏蔽 —— 他在程序中加入了 “伪装代码”,让传感器始终显示握力稳定在 500 克,避免突安通过传感器察觉他的情绪波动。
但他的心思早已飘远,一场权力的算盘在心中噼啪作响:若突安失败,反应舱爆炸或结构解体,他便以 “技术抢修” 为名,通过手腕上的 “微型通讯器” 联系 50 名亲信地球技术员 —— 这些人都是他从地球带来的,家人的户籍信息都掌握在他手中,他还为这些人的家人在宇宙社科院安排了工作,忠诚度极高。联系后,就用事先植入控制台的 “权限破解程序” 接管基地 —— 这套程序是他联合宇宙社科院的黑客秘密研发的,耗时 2 年,能绕过突安的生物识别权限(包括指纹、虹膜、生命粒子检测),在 30 秒内获取基地的最高控制权,程序还带有 “痕迹清除功能”,使用后不会留下任何操作记录。
到时候,双核裂变技术就会成为他对抗突安与米凡的资本 —— 他可以用技术与蓝顿星其他三大部族合作,帮助他们打造核电池,以此换取部族支持,取代突安成为新的统治者;同时,用技术向地球的宇宙社科院邀功,要求成为 “地球 - 蓝顿星合作项目” 的总负责人,掌控两地的技术交流渠道,彻底压过米凡的风头。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合作的话术,要强调自己在技术研发中的核心作用,将突安描述成 “只会提供资源,不懂技术的合作者”,以此凸显自己的重要性。
4. 权欲与恐惧的交织:王侃侃的矛盾困境
可若突安成功,他在蓝顿星的地位便会像风化的岩石般摇摇欲坠。突安一旦掌握核电池技术,就不再需要他提供的地球科研数据(如核聚变的基础理论、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数据 —— 这些数据突安已经通过之前的合作全部获取,甚至还让蓝顿星的科学家进行了优化)与设备零件(如高精度传感器、超导材料的加工设备 —— 基地的生产线已经能自主生产这些零件,且精度比地球的更高)。到时候,突安可能会以 “合作到期” 为由,用 “星能束缚装置” 收回基地管理权 —— 这种装置能产生特定频率的磁场,对地球人的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让人体肌肉无法收缩,却对蓝顿人无效,是突安专门为控制地球技术员准备的,目前已在基地的四个出入口各安装了 2 台。
更可怕的是,他曾在一次深夜巡查时,无意中听到突安与亲信的对话,提及 “地球攻略计划”:计划中明确提到,需要一名熟悉地球防御体系的向导,而他作为长期负责地球技术对接的人,对地球的导弹防御系统、卫星分布、军事基地位置都了如指掌,是最佳人选。突安或许会用他家人的安全要挟 —— 他的妻子与女儿还在地球的 “宇宙社科院家属区”,那里看似自由,实则处于社科院的半监控状态,家人的一举一动都有记录,突安只要向社科院施压,就能随时控制他的家人,让他不得不服从命令,带路进攻地球。
待地球被占领,他这个 “向导” 便会成为无用的棋子 —— 突安为了掩盖 “利用地球人” 的真相,避免蓝顿星民众质疑他与 “低等文明” 合作,必然会将他灭口,甚至可能将所有地球技术员全部处决,用 “地球人试图窃取蓝顿星核心技术” 作为借口,将责任全部推到地球人身上,以绝后患。他甚至能想象到自己的结局:被押到蓝顿星的 “恒星广场”,在双日的照射下,被突安亲自用能量匕首处决,尸体被扔进 “星核熔炉”,连骨灰都不会留下。
想到这里,王侃侃的心跳从每分钟 70 次飙升至 90 次,胸腔传来明显的压迫感,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紧紧攥着他的心脏,让他呼吸都变得急促。手心的冷汗浸湿了支架表面,留下淡淡的水痕,水分在蓝顿星干燥的空气中快速蒸发,白色的盐渍如同细小的结晶,记录着他的焦虑。那盐渍的形状竟与蓝顿星沙漠中的 “死亡之花” 图案相似 —— 这是一种由沙粒自然堆积形成的图案,呈六瓣花形,通常出现在沙漠中磁场异常的区域,蓝顿人认为看到这种图案会遭遇不幸,是预示危险的自然现象,这让他心中的不安更甚。
他抬手看了眼手腕上的 “时空计时器” —— 这是他用地球技术改造的设备,表盘采用蓝宝石玻璃,防刮耐磨,表盘上红色指针显示蓝顿星时间(每圈 36 小时,对应蓝顿星自转一周的时间,蓝顿人将一天分为 “启时”“午时”“落时” 三个时段,每个时段 12 小时),蓝色指针对应地球时间(每圈 24 小时,方便他计算与家人的 “跨星时差”,现在地球是晚上 8 点,他的女儿应该刚做完作业,准备睡觉),表盘下方还有 “时空波动值” 的显示(数值范围 0 - 1,0 代表绝对稳定,1 代表时空撕裂),当前数值为 0.3,意味着当前星域的时空结构处于平稳状态,不会出现 “虫洞突袭” 或 “时空扭曲” 等意外,星际通讯与航行都能正常进行。
小主,
八个标准时过去了,打印机出口依旧毫无动静,焦虑如同蓝顿星沙漠中的沙暴,正一点点吞噬他的理智 —— 这种沙暴由双日的引力异常引发,通常在每年的 “引力失衡季” 出现,能在十分钟内将能见度降至 0 米,风速可达 100 米 / 秒,比地球最强的台风还要强 5 倍,所到之处,岩石会被磨成细沙,金属会被侵蚀氧化,连坚固的星舰外壳都会被沙粒划出深深的痕迹,万物皆被掩埋,就像他此刻可能面临的命运,一旦突安失败,他的一切都会被毁灭。
他开始怀疑突安的能力,毕竟双核裂变连米凡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米凡是地球 “时空物理研究所” 的首席科学家,年仅 35 岁就获得了 “星际物理奖”,是地球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他曾在《时空裂变与能量应用》论文中用 300 页的篇幅详细论述双核裂变的难点:需要精准控制时空裂变能量与光核裂变能量的比值,必须维持在 1:1.2,误差不能超过 0.01,这就像在两颗高速旋转的恒星间搭建一座稳定的桥梁,稍有偏差便会粉身碎骨。
一旦失衡,能量冲击波会形成 “链式引力爆炸” —— 爆炸产生的引力波会像涟漪一样向四周扩散,波及范围呈指数级扩大,摧毁半径 10 公里内的一切,相当于 10 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足以将整个打印基地夷为平地,连带着地下 500 米的 “能源储备库” 都会被引爆 —— 那里储存着 1000 吨星核铁与 500 立方米液态氦 - 3,一旦爆炸,产生的能量能让蓝顿星的大气层出现一个直径 100 公里的空洞,空洞会持续 100 年才能自然修复。
突安真的能掌控如此精密的技术吗?或许他忽略了某个关键参数,比如能量输出的频率与分子重组速度的匹配度 —— 能量输出频率过高,会导致分子重组过快,出现结构缺陷;频率过低,则会让分子在游离状态停留过久,失去活性;又或是反应舱内的温度梯度变化 —— 蓝顿星的环境温度比地球低 15℃,这可能导致分子活性下降,影响重组效率,而突安可能没有根据环境温度调整分子重组剂的浓度。
到时候,整个基地都会被炸成废墟,他多年的心血(从地球带来的科研设备 —— 其中有一台 “量子显微镜”,价值 10 亿地球币;培养的亲信团队 —— 这些人都是他精挑细选的技术精英;积累的蓝顿星资源 —— 包括 100 克星核铁样本与 50 毫升引导能量)会化为灰烬,甚至可能被复制体与蓝顿人共同追责:复制体会认为他 “监管不力”,没有做好技术风险评估;蓝顿人会认定他 “故意破坏”,是地球派来的间谍;最终他会被押到蓝顿星的 “恒星审判庭”,审判庭由蓝顿星五大部族的族长组成,在双日的注视下,他会被 “星能射线” 处决 —— 星能射线会直接破坏人体的基因链,让身体在 10 分钟内逐渐溶解,最终化为一滩液体,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5. 防爆玻璃后的祈祷:理智与侥幸的拉扯
王侃侃伸手触摸观察窗,冰冷的触感顺着指尖传遍全身,让他稍微冷静 —— 这扇玻璃由 10 层钢化玻璃与 5 层聚能膜交替叠加而成,总厚度达 5 厘米,每一层钢化玻璃都经过 “星核淬火” 处理(将玻璃放入星核铁融化的高温溶液中浸泡 24 小时,溶液温度保持在 1500℃,让玻璃表面形成一层星核铁薄膜,增强硬度),聚能膜则提取自蓝顿星的 “光能苔藓”,能吸收并转化冲击力 —— 当受到外力撞击时,聚能膜会将冲击力转化为光能释放出去,减少玻璃的受力。
经测试,这扇玻璃能承受 1000 吨的冲击力,相当于一艘中型星舰全速撞击的力量,即使被星际战舰的主炮击中也只会出现细微裂纹,不会碎裂伤人,是保护观察人员的最后一道屏障。“再等等,或许是打印过程太复杂,毕竟这是全新的技术,需要更多时间调整参数(比如能量输出功率 —— 当前功率是 5000 千瓦,可能需要提升到 5500 千瓦以加快重组速度;分子重组速度 —— 目前是每秒 1000 个分子,需要根据外壳成型情况调整;反应舱温度 —— 1 号舱当前温度是 25℃,可能需要提高到 30℃以增强分子活性)。” 他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指尖无意识地在玻璃上画着圈,那轨迹与核电池的螺旋纹路意外相似,仿佛在通过这种方式,与玻璃后的核电池建立某种联系。
同时,他也在默默祈祷突安成功 —— 至少现在,他还需要这个 “合作伙伴”:突安能为他提供蓝顿星的资源支持(如星核铁 —— 这种材料在地球根本无法获取;引导能量 —— 地球的技术还无法合成),而他则能借助突安的权力,在蓝顿星建立自己的势力 —— 他已经在基地的地球技术员中培养了一批亲信,还与蓝顿星的 “商人部族” 建立了秘密联系,能通过他们获取蓝顿星的内部情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突安失败,复制体们调研结束返回后,必然会追问基地被毁的原因 —— 复制体团队是宇宙社科院派来的监督小组,负责评估合作项目的进展与风险,他们中有 3 名是顶尖的物理学家,能通过现场残留的能量痕迹(如分子结构碎片、能量波动记录)还原爆炸真相,他编造的 “技术实验意外” 谎言很容易被戳穿。到时候,他不仅会失去宇宙社科院的职位 —— 他现在是社科院 “星际能源研究所” 的副所长,距离所长职位仅一步之遥;被剥夺 “地球星际联络员” 的身份 —— 这个身份让他拥有跨星球通行的特权;甚至连生命都会受到威胁,家人也可能被牵连 —— 社科院可能会将他的家人列为 “可疑人员”,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
他的目光落在打印溶液上,看着那些游离的分子在能量场中舞动,如同无数微小的星辰在宇宙中穿梭,突然想起米凡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说过的话:“科技就像双刃剑,能开辟未来,也能毁灭现在。当我们试图掌控宇宙的力量时,首先要掌控的,是自己的欲望。” 那次会议是在地球的 “国际太空城” 召开的,米凡站在演讲台上,背后是地球的全景影像,他的声音平静却有力,让在场的 500 多名科学家都陷入沉思。
此刻他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 突安的核电池既是权力的钥匙,能打开星际统治的大门,让他实现掌控两个文明的野心;也是毁灭的火种,稍有不慎便会点燃整个星域的战火,让他与家人都葬身火海。他甚至开始想象成功后的场景:突安用核电池武装星际舰队,征服周边的贝塔星系与伽马星系,建立庞大的星际帝国,自封为 “星核皇帝”;而他则凭借对地球技术的了解,成为帝国的 “技术顾问”,官居一品,在帝国的核心决策层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