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道子讲法

成为道子后的第一次公开讲法,其地点被定在了宗门内最为开阔、足以容纳十万之众的问道坪。此坪位于青云主峰山腰,以整块巨大的青玉石板铺就,历经万载风雨,依旧光滑如镜。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不胫而走。不止是青云宗内外门弟子闻风而动,早早便前来抢占位置,就连一些依附于青云宗的附属宗门,以及与青云宗交好的修真世家,也纷纷派遣族中天赋出众的年轻子弟,想方设法求得一个旁听名额,以期能一睹这位年仅十岁、却已名动四方的道子风采,聆听其开创性的道纹理论。

讲法当日,天光未亮,问道坪上已是人声鼎沸,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从玉台之下一直蔓延到视线的尽头,从高处俯瞰,竟如同汇聚成了一片汹涌的人海。空气中弥漫着兴奋、好奇、质疑、期待等等复杂情绪交织出的、近乎狂热的氛围。

叶秋依旧身着那件流光溢彩的流云道袍,身形挺拔如松,卓立于临时搭建的、高出地面数丈的莹白玉台之上。与以往讲法不同,在他身后,一幅巨大的、由精纯灵力勾勒而成、缓缓旋转的动态图谱悬浮于空,散发着玄奥的波动。这正是经过周瑾协助,进一步简化、直观化后的“四象衍道图”演示模型。图谱之上,代表魂、体、气、剑的四色光点如同星辰般闪烁,彼此间由无数纤细而明亮的阵纹通道连接,明灭不定,虽远不及原版精妙深邃,却也清晰直观地展现了四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在某种特定“秩序”下协同、流转、变化的雏形。

他没有丝毫寒暄与开场白,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无边无际的人海,直接切入今日的核心主题,声音平和,却仿佛蕴含着某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压过了场下所有的嘈杂与私语:

“今日,吾不讲单一法术之运用技巧,不析具体丹药之君臣佐使,只愿与诸位师兄师姐,共同探讨一条或许艰难、或许渺茫,但未必不可行的……全新道途。”他微微一顿,让话语在众人心中激起波澜,“一条尝试将魂、体、气、剑,此四大迥异之修行体系,融于一身,并行不悖,甚而相辅相成、共生共长之道路。”

“四修合一?!”

台下瞬间陷入一片死寂,仿佛连呼吸都被扼住,落针可闻!这四个字,在修仙界几乎是禁忌与疯狂的代名词,古往今来,不乏惊才绝艳之辈试图打破门户之见,融汇贯通,然而结果大多惨烈——爆体而亡,走火入魔,或是终其一生止步于某个微不足道的关口,蹉跎岁月。如今,这位年仅十岁的道子,竟要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宣讲其理论与法门?

“大道三千,条条皆可证道。然常理认为,人力有时而穷,力分则散,专精一道,方能登峰造极。此乃金科玉律,叶秋深以为然。”叶秋先是肯定了流传万古的传统观念,稳住了部分保守派弟子的心神,随即,话锋如同利剑般陡然一转,“然,若天地间存在一种方法,一种‘钥匙’,能够化解不同属性力量间的本质冲突,能够统御其内在分歧,令其如同人之五指,虽各司其职,却皆听命于一心,运转如意,非但不会相互掣肘,反而能彼此滋养,共生共长呢?”

他抬手,指向身后那幅巨大的动态图谱,声音陡然拔高:“此非妄想,其核心关键,便在于‘纹’与‘序’二字!”

“魂力缥缈无形,其核心道纹在于‘凝聚’与‘感知’;气血磅礴刚猛,其核心道纹在于‘运转’与‘爆发’;灵力中正平和,其核心道纹在于‘转化’与‘流转’;剑意凌厉无匹,其核心道纹在于‘聚合’与‘释放’。”他每阐述一种力量的特质,身后图谱上对应的颜色光点便骤然亮起,并演化出其最基础、最核心的道纹形态结构,清晰无比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此四者,表象看来,属性迥异,南辕北辙。然,若追溯其力量之源头,皆是天地能量之不同显化形态,皆受这方天地最根本之大道规则制约。既同源于大道,便可溯其源流,寻其内在之共性规律,此规律,便是统御四道之‘序’!”叶秋双手在身前虚抬,如同托起某种无形之物。随着他的动作,身后图谱上那四色光点不再静止,开始沿着那些玄妙的阵纹通道,缓缓流动起来,并开始尝试性地交汇、触碰。

“诸位请看,譬如——”叶秋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性的魔力,“魂力之敏锐‘感知’,若能以特定‘序’法,辅助剑气之极致‘聚合’,是否可令飞剑锁定敌人气息更为精准,如附骨之疽?气血之磅礴‘运转’,若能支撑灵力周天之‘流转’,是否可令灵力恢复速度大增,久战不疲?灵力之柔和‘转化’,若能适时滋养肉身气血之‘爆发’,是否可令体修一击之后,回气更快,后劲更足?而剑气之凌厉‘释放’,其斩断一切的意韵,若引导得当,是否亦可助益斩破修行关隘时的心魔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