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长老。依弟子浅见,‘金线莲’解毒,偏于清解郁热,尤擅化解草木之毒,其性稍燥;而‘三叶青’则长于化解瘀毒、虫蛇之毒,性更平和,兼有凉血之效。临症若为热毒壅盛,当选金线莲;若为瘀毒内结或虫蛇所伤,则三叶青更为对症。”
“至于‘百年血参’遇阴寒内盛之症……”他略作沉吟,道,“血参虽补,但其性偏温,确易助长阴寒。或可以少量‘姜炭’为引,姜炭性温而守中,能温通经脉,引导血参药力温养脏腑,而不使其浮越助寒。亦可佐以少许‘茯苓’,健脾渗湿,杜绝生寒之源。”
说到“凝露草”时,他语气更加笃定了几分:“凝露草汁液,确需在日出前、露水未干时采摘,此时其蕴含的天地生机最为纯净饱满。采摘后,需即刻以玉瓶密封,存于阴凉避光之处,最好能辅以简单的‘聚灵’符文维持其灵性,如此方能最大程度保留药效。若曝晒或存放不当,其内蕴生机极易流失,药效十不存一。”
他这番回答,引经据典,条理清晰,将几种药材的特性、差异、配伍要点乃至采摘保存的细节都阐述得明明白白。更难得的是,他并非死记硬背,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在提到以“姜炭”引导血参药力、以及用“聚灵”符文保存凝露草生机时,更是流露出了一丝超越寻常典籍记载的、独特的见解。
这已然不是“胡乱翻阅几本典籍”所能达到的水平了!
木长春长老越听越是惊讶,眼中的光芒也越来越亮!此子对医理丹道的理解,哪里是什么“皮毛”?分明已经有了相当扎实的根基和令人惊叹的悟性!尤其是那份对药性“生机”的敏锐感知(凝露草),以及对“引导”而非“强制”的用药理念(姜炭引药),更是暗合高阶丹道的某些精髓!
他几乎可以肯定,江奕辰在丹道上的天赋,绝不逊于其在武道上的表现!甚至可能……更高!
“好!好!好!”木长春连道三声好,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色,“引药归经,存其生机……小友这些见解,着实令老夫耳目一新!这若还算是根基浅薄,那我药殿大半弟子,都要无地自容了!”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江奕辰,语气变得更加恳切:“江奕辰,老夫并非要你立刻脱离无极宗。你可愿成为药殿的‘记名弟子’?平日仍在无极宗修行,只需定期来药殿听讲、修习丹道即可。药殿藏书阁一层,亦可对你开放。如何?”
记名弟子,开放藏书阁一层!
这个条件,可谓优厚至极!既照顾了他对无极宗的感情,又给了他接触更高深丹道的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