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文只有一句:
“陈叔说,这批次的国际件都在三号仓,他帮我找钥匙,别急。”
我忽然想起,茶道课上老师说的“一期一会”。
每次茶会都是独一无二的缘分,就像每个人的情绪,哪怕是小小的烦躁,也该被认真对待。
以前总觉得这话太玄,此刻我却懂了:
所谓珍惜,不是要留住每片飘落的樱花,而是有人愿意为你弯腰,在泥泞里捡回那些被忽略的细碎。就像陈叔,明明可以在杂货铺里守着暖炉喝茶,却陪着你在雨里翻找,他说“小年轻的心思金贵,丢了东西就像丢了魂似的”。
下午四点,雨停了。
天空被洗得发蓝,云像被揉碎的棉絮,懒洋洋地飘着。
我正对着茶谱发呆,门铃响了。
一打开门,就看见你抱着个纸箱站在楼道里,蓝色快递袋上还沾着泥点,像一幅抽象画。
你肩头湿了一大片,头发贴在额角,怀里的箱子却裹得严严实实,外面还套了一层你自己的帆布包。
“找到了!”你眼睛亮得像雨后的星子,“卡在分拣带角落了,上面压着个大木箱,陈叔帮我搬了三趟才挪开。”
你把箱子往我面前凑了凑:
“你闻,桐木的香味都透出来了。”
纸箱被小心地放在茶案上,拆开时,桐木盒的清香混着你的气息漫开来。
那香味里有檀木的沉,有樱花的幽,还有点雨水的润,却像把整个春天都裹了进来。
我捏起一片脱水的樱花茶,花瓣的纹路还清晰可见,粉白的边缘带着点浅褐,像被时光吻过的痕迹。
你忽然指着盒底:
“你看,朋友还附了一张纸条。”
米白色的和纸上,是用毛笔写的日文:
“茶有浓淡,时有机缘。慢下来的,或许不是路,是等茶的心境。”
字迹旁边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很像你的笔迹——
哦,我想起来了。
去年,你去京都交流书法,特意跟这位朋友学了三个月假名。
那时,你寄给我的明信片,用墨笔写的“天気がいいから、散歩しましょう”,每个假名都圆滚滚的,像被阳光晒得发鼓的糯米团子,末尾的句号都带着一点俏皮的弧度。
后来你回来,给我写便签总爱用这种字体。
提醒我带伞的“雨が降るから、伞を持って”,叮嘱我按时吃饭的“ご饭を食べてね”,笔画间总像藏着笑意,连横平竖直的“一”都微微向上挑,活脱脱是你当时在视频里说“你看,我写得像不像小年糕”时,眼里闪的那点光。
此刻,我看着纸上这行字,圆钝的撇捺,饱满的弯钩,和你留在我手账本里的那些字迹如出一辙。
原来,有些习惯,就像墨汁渗进宣纸,早悄悄晕开了痕迹。
“其实……”
你忽然挠挠头,耳尖有点红,像被夕阳染了色。
“这箱茶是我托她寄的。知道你想给茶道课准备惊喜,又怕你舍不得买,就提前订了。
本想等你发现时,吓你一跳,没想到快递拖了这么久,差点搞砸了。”
你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布包,打开来是一颗用樱花木刻的小茶勺:
“这也是她送的,说配你的茶碗正好。”
小主,
我捏着樱花茶的手,顿住了……
原来,那些我以为的“机缘巧合”,都是你不动声色的铺垫。
就像上个月那套老茶盏,后来我才知道,你找遍了全城的古玩店,才凑齐相似的紫砂,晚上在灯下刻托时,被蚊子叮了一胳膊包,却瞒着我说是被竹席划的。
就像案上的腌梅子,你明明对酸的东西过敏,上次尝了一口试味的,酸得直皱眉,却记得我随口说的“日式腌梅配抹茶最好”。
傍晚的霞光从窗棂漏进来,落在你帮我拆模具的手上。
黄铜模具上的樱花纹,被你用软布擦得发亮,每道纹路里的细尘,都被清得干干净净。
你说:
“茶道讲‘侘寂’,不就是接受不完美吗?
快递慢了点,正好让我们多等一天,这样喝到茶的时候,才更觉得甜,对不对?
你闻,这茶在箱子里闷了几天,香味更沉了,像酿过的酒。”
我忽然想起,陈叔刚才发的朋友圈。
照片里,你蹲在物流园的雨里,正帮一个老奶奶捡摔散的橘子,橙色的果瓣滚了一地,沾着泥水,你却笑得比橘子还暖。你手里还攥着我的快递单号,纸角都磨破了。
配文写着:
“这小伙子,为了女朋友的一箱茶,跑了三趟仓库,看见老太太的橘子撒了,二话不说就帮忙捡。现在的年轻人,难得有这份心——既把身边人的小事当大事,又不忘给旁人搭把手。”
茶香漫上来时,我忽然懂了。
所谓爱,从不是要对方变成超人,而是哪怕你为一件小事烦躁,他也会把你的情绪当成重要的事,认真对待,妥善安放。
就像这箱慢递的樱花茶,路途的颠簸没有消磨它的香,反而让等待的时光,都浸满了温柔的味道。
就像陈叔说的,人心是一块田,你种下的在意,总会结出暖人的果。
现在,我正泡着新茶,看你坐在对面写书法。
宣纸上,是你刚写的“一期一会”,笔锋里藏着你惯有的温柔,捺画的末端故意留了一点飞白,像樱花飘落的轨迹。
窗外的晚霞红得像樱花,我忽然想,所谓人间好时节,大概就是这样——
有茶,有你,有那些被认真接住的小情绪。慢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