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桐这个名字经历了两次死亡,一次在五岁,一次在一百三十岁。
这似乎是一个预言。
就像他们在杭州最后一次对话里,张海桐说:吴邪,我们来做一个预言。
肤色苍白的手指在黑灰色的地砖上画出一个圈。
就像孙悟空给唐僧的那个圈,越不让出去,人越要出去。
这或许是个诅咒。
人类很多时候分不清诅咒和预言的区别,尤其是蛮荒年代。许多先知被当成巫师,而巫师的巧言令色又让他们披上了先知的皮。
人们忘记了破解之法,只记得那个圈,和画上圈的手指。
吴邪一直安静到这辆车开进阿宁对于临时驻扎的地方,那里有一整支车队。他们没有停歇,分了装备和车辆,立刻上路。
也就是现在,整支车队已经到达了荒凉的戈壁滩。
按照文锦的笔记来看,现在行进的路线正是当年文锦等人走过的地方。吴邪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询问车上的同伴:“你们怎么找到这条路的?”
结果高加索人不仅回答了,答案还出乎意料的简单。“我们收到录像带之后,第一时间就查了快递公司和邮寄地址,因此找到了一个人。现在我们就要去见她,那个人的好像是叫定主卓玛。”
“宁说,她是个很老很老的藏族女人。”
车队中途停下来,接上了高加索人所说的定主卓玛,那确实是个很老的藏族女人。接下来,在夜幕来临前,他们在定主卓玛的带领下来到一个叫兰措的小村庄。
这些村子太过贫瘠,以至于非常排外。当地人没想着主动做吴邪等人的生意,而是暗中观察这群外乡人。
如果没有定主卓玛,那种排斥感或许会更加明显。
兰措也是文锦记载过的地标,这说明定主卓玛的记忆力非常好,指引他们到达塔木陀不成问题。
队伍里的人都很高兴,除了定主卓玛的孙子扎西。他觉得这群人带来了危险,而且还用钱诱惑他的祖母,这是一种业障。
但是没人理他的抱怨。
车队进村的时候报废了一辆越野车,此时大家都有点愁苦。阿宁询问扎西接下来怎么办,按照这种状况,车队的车子迟早全部报废。机械师就算是通神,也不可能把它们修好,荒野也不可能有汽修站。
扎西更愁苦了,他说:“你们既然要进柴达木,那么就要把人头别在裤腰带上,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无人区三个字,已经完美概括整个柴达木盆地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