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川县。
时值深秋,千川县城却依旧人声鼎沸,宽阔的青石板主道上,车马粼粼,身着各色服饰的行人摩肩接踵。
挑着担子的小贩吆喝着时令鲜果,卖胭脂水粉的婆子声音尖厉,几家气派的酒楼门前幌旗招展,伙计站在高阶上满脸堆笑地迎送着宾客。
空气里混杂着食物香气、尘土和马匹的气味,勾勒出一派虚浮的繁华景象。
这便是方家经营了百余年的根基之地,百余年前,云霞宗大势压境,千川县方家堪称识时务之俊杰,几乎是第一时间便改旗易帜,全族投诚。
非但保住了祖业,更因这份首倡之功,从新主子云霞宗那里得了实惠,将周边四县最为富庶的膏腴之地尽数纳入麾下,势力急剧膨胀,俨然是青云郡内说一不二的顶尖世家。
只是后来家中生了变故,主脉一代不如一代,几个旁支倒是混得风生水起,族中几个老祖互相钳制着,偌大的地盘明面上还是属于方家,实则早已同姓不同心,只能坐看青云郡风云变幻。
但也正因如此,诸如王家几个世家才能有崛起的机会,否则方家内外一心,云霞宗倒台之后,怕是早已将青云郡尽数握在手中。
城中人影幢幢,喧嚣鼎沸,宽阔的道路上,装饰华丽的马车与装载货物的驴车、牛车争道,时不时引来一阵喝骂与鞭响。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哭闹声、江湖艺人卖艺的锣鼓声此起彼伏,织成一张繁密的网,笼罩着这座县城。
就在这片虚浮的繁华边缘,靠近一条污水横流、散发着霉烂气味的暗巷口,一个身影蜷缩在墙角。
那是个少年,约莫十五六岁年纪,衣衫褴褛不堪,几乎难以蔽体,裸露出的皮肤沾满污垢,面色是一种不健康的菜黄色,瘦得脱了形,锁骨高高凸起,但那一双眸子,却泛着不正常的亮色,黑得深邃。
方才有两个心善的妇人见他可怜,想丢下几枚铜钱,却正好对上少年抬起的目光,那眼神中的寒意竟让她们齐齐打了个冷战,到嘴边的怜悯话变成了低低的晦气,慌忙掩面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