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杨冬的方向就定了。”李扬拿起终端,调出杨冬的研究记录——她之前一直在深入研究弦理论,而弦理论里恰好包含维度相关的分支,“让她重点攻克维度科技,基于弦理论探索‘四维空间感知’和‘四维进入技术’。只要她能在这上面做出突破,咱们就有了碾压三体人的‘杀手锏’。”
他快速编辑指令:“下发专项邮件至杨冬教授,指定其研究方向为维度科技(基于弦理论分支),重点探索四维空间感知与进入技术;即刻组建维度物理实验室,配备弦振动检测仪、高维空间模拟计算机,抽调全球顶尖数学物理学家作为辅助团队,实验室建设优先级高于其他项目。”
指令发出去后,梁小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对了,智子干扰怎么办?就算实验室建好了,丁仪和杨冬做实验,拿到的也是被智子篡改过的假数据,白忙活一场。”
李扬指尖点了点终端,调出一个技术文档:“我从主世界带来的技术里,有空间科学和维度科技的基础数据,但也只有皮毛——不过对丁仪和杨冬目前的研究来说,足够用了。要是他们需要实验数据,就让他们直接发邮件给集团‘技术数据中心’,这个中心是由小玲的子程序负责的,能直接调取主世界的基础数据,比他们自己做实验拿到的假数据靠谱多了。”
“那他们知道智子的事吗?”
“暂时不能说。”李扬摇了摇头,“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实验数据‘不稳定’,还不知道是智子在搞鬼。等他们的研究有了突破,再慢慢透露也不迟——现在说了,反而会影响他们的专注度。”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实验室的细节:丁仪需要的空间探测仪要从德国慕尼黑的工厂定制,杨冬的弦振动检测仪得协调瑞士的科研机构,这些都让总部尽快对接。聊完后,李扬收起终端,梁小龙也把重力感应控制器放回茶几,两人起身走向电梯——他们还要去视察桃源科技在北京的芯片工厂,确保超级战士需要的神经接驳芯片能按时量产。
此刻,丁仪正待在桃源科技总部的物理实验室里,面前的实验台摊着厚厚一叠数据记录——最近他试着重启宏原子与空间科学的研究,可每次得出的实验数据都杂乱无章,反复校验也找不到问题所在,只能暂时搁置前沿方向,转而处理应用物理的工作,比如优化粒子加速器的能耗参数,这让他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就在他对着数据皱眉时,实验室的电脑突然“叮”地响了一声,弹出一封来自桃源科技总部研发部的邮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点开邮件,“指定研究方向为空间科学”“重点攻克空间曲率测算与空间折叠技术”的字眼瞬间抓住了他的注意力——这正是他此前因数据混乱而被迫停下的研究。邮件里还详细写了专属实验室的筹备进度,连他之前跟研发部提过的“需要高精度空间曲率仪”,都被标注为“一周内到货”。丁仪捏着鼠标的手顿了顿,随即快速回复:“同意转向空间科学研究,即刻配合实验室筹备。”他没多想数据混乱的原因,只觉得终于能重新捡起心心念念的前沿领域,浑身都有了劲。
另一边,杨冬在桃源科技总部的办公区里,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弦理论公式发呆。她试着推进维度相关的研究,可每次实验数据都与理论推导偏差极大,反复调整参数也没用,只能暂时接手应用物理的工作,比如分析新型材料的物理特性。直到办公电脑弹出邮件提醒,她点开后看到“维度科技”“基于弦理论探索四维空间”的内容,指尖瞬间停在键盘上——这正是她因数据问题而不得不放下的方向。
邮件里明确写着“组建专属维度物理实验室”“配备弦振动检测仪”,还提到“抽调全球顶尖数学物理学家辅助”。杨冬反复读了两遍,拿起桌上的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四维空间感知”,笔尖划过纸面时带着一丝急切——她不知道之前的数据为何总出问题,但这次有了总部的专项支持,终于能重新回到维度探索的前沿,不用再困在应用物理的框架里。
不到半小时,丁仪和杨冬就收到了总部的后续邮件,附带着实验室设计图与辅助团队名单,设备到货时间也标注得清清楚楚。两人立刻放下手头的应用物理工作,开始梳理后续研究的思路——他们暂时没找到数据混乱的根源,却因这封邮件,重新看到了推进前沿物理研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