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暗流涌动

隔壁公共实验室里,50多岁的张工正调试生产设备,年轻的小林拿着实验报告凑过来,语气里满是困惑:“张工,这组数据跟集团下发的参数差了快30%,要不要再测一遍?万一生产出问题咋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工头也没抬,手里的扳手拧着螺丝:“测三遍也是差。我来这儿快半年了,偏差就没断过,但按集团参数生产,成品一次合格率100%。去年我试过按实验数据微调,结果生产的探测头连基础信号都抓不到,最后全拆了重做。”他指了指墙角的废料箱,“那里面还有我当时做废的零件,从那以后我就信集团的参数,比啥实验数据都靠谱。”

小林还是有些犹豫,偷偷拿了个闲置的小型传感器配件,按实验数据改了核心参数,躲在角落的操作台生产。半小时后,他拿着成品测试——传感器连最基础的温度信号都识别不了,屏幕上始终跳着“数据紊乱”的提示。

小林脸涨得通红,赶紧把废件扔进废料箱,回头正好撞见张工,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张工,还真跟你说的一样,按实验数据做就是不行,以后我肯定按集团参数来。”

张工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搞应用的,最终看成品能用不能用。集团参数虽不知道咋来的,但能出好东西,照着做就对了。”

这时,杨冬拿着生产样品走进实验室,草稿纸上的演算公式还折在手心。她没插话,只是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打印好的“核心参数执行规范”,贴在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规范第二条用红笔标注得清清楚楚:“所有生产环节以集团下发参数为准,实验偏差数据仅作存档,不得用于生产调整,违规者暂停项目参与资格。”

贴完后,她拿起样品转身离开,实验室里的张工和小林对视一眼,默默把实验报告收进抽屉,重新把注意力放回手里的参数表上。

与此同时,出了作战中心,李扬和梁小龙没回桃园科技——公司的管理体系早已搭好,各部门按流程运转,像台精准的机器,根本不用他们插手日常事务。两人拐进街边一家老面馆,点了两碗牛肉面加卤蛋,热气腾腾的面端上来,梁小龙吸溜了一大口,含糊地说:“刚才在中心里,常伟思那眼神,明显还是没完全信咱们。”

李扬挑着面条,漫不经心地说:“信不信无所谓,只要没恶意就行。”

下午,两人又去了巷尾的游戏厅,格斗游戏的音效吵得人耳朵疼。梁小龙输得直拍机器,正准备投币再来一局时,突然用胳膊肘碰了碰李扬,压低声音:“后面那俩穿夹克的,跟咱们俩小时了,步伐都没变过,肯定是史强派来的。”

李扬头也没回,手指在操作杆上一拉,屏幕里的角色直接KO对手:“盯就盯呗,反正咱们又没干啥坏事。他们愿意累,就让他们跟着。”

梁小龙咧嘴一笑,投了枚硬币:“也是,正好让他们看看,咱们除了搞科技,也会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