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红土扎根

乐乐突然举手:“姐姐,我们可以在阳台种夜光树吗?我带了种子!”

小周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每个住房的阳台都有专门的种植箱,里面装的是改良后的火星土壤,很适合夜光树生长。等树长大了,晚上会发出淡绿色的光,特别漂亮。”

20分钟后,接驳车抵达新城区3号安置区。王建国一家跟着小周来到3-1-501号住房前,小周用电子钥匙打开房门:“这就是你们的家,120平米三居室,家具家电都配齐了,水电已经开通,你们可以直接入住。”

推开门的瞬间,王建国一家都愣住了——客厅的沙发是淡灰色的,茶几上放着一盆绿色的“火星吊兰”(专门改良的耐高温植物);卧室的窗户很大,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暖洋洋的;阳台的种植箱里,土壤已经翻松,旁边还放着一把小铲子和一袋肥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就是我们的家?”乐乐冲进阳台,拿起小铲子,“我现在就要种夜光树种子!”

王建国和安娜相视而笑,安娜从包里拿出种子,帮乐乐把种子种进土壤里:“咱们每天浇水,过不了多久,种子就会发芽,长出会发光的树。”

当天下午,小周带着王建国去北极农业区的附属农场熟悉工作。农场的负责人李叔是早期移民,带着王建国参观温室大棚:“这些大棚里种的是改良水稻,生长期比地球的短20天,亩产能到800斤。你以前在地球种过地,上手肯定快,我们会先给你安排10亩地,有啥不懂的,随时问我。”

王建国走进大棚,看着绿油油的水稻,心里涌起一股熟悉的亲切感:“李叔,您放心,我肯定好好种,不辜负咱们火星的土地。”

安娜则去社区服务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工作人员递给她一张“火星居民卡”:“您的永久居留权已经备案,现在您就是正式的火星居民了。如果您想工作,生态维护队正好在招人,负责社区的植被养护,工作时间灵活,还能兼顾照顾孩子。”

安娜眼睛一亮:“我在地球学过园艺,这个工作太适合我了!”

当天晚上,王建国一家在新家做了第一顿晚饭——用农场送的新鲜水稻煮的米饭,搭配加热的高温鳟鱼块,还有从地球带来的咸菜。乐乐吃着米饭,开心地说:“爸爸,火星的米饭比地球的好吃!”

王建国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看向窗外——火星的夜晚很安静,远处的社区路灯亮着暖黄色的光,偶尔能看到几颗明亮的星星。他想起在地球内罗毕排队的日子,想起地球星环城的银色半环,心里充满了感激:“是啊,以后咱们就在这里好好生活,让乐乐在火星长大。”

与此同时,李扬正在新城区安置区巡查。他走进一户移民家中,看到夫妻俩正在收拾行李,孩子在客厅里玩耍,脸上满是笑容。“住得还习惯吗?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李扬问。

“习惯!习惯!”男主人连忙说,“房子又大又亮,工作也安排好了,比在地球时好多了。谢谢李总,谢谢桃园集团,给我们这么好的家。”

李扬点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火星的建设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以后有什么建议,随时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