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轨道初架

当天下午,首批20段硫基模块从火星新工业谷运抵。每段模块长50公里、宽3公里、厚200米,由夸父级运输舰拖拽着,缓缓靠近预制车间。林薇和赵磊所在的团队,负责第一段模块的对接——这是地球星环城的“第一块砖”,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模块距离预制车间100公里,启动激光定位!”林薇下令。预制车间顶部的激光发射器射出一道红色光束,精准击中模块的定位点,屏幕上的对接路径图瞬间生成。

赵磊操控着预制车间的“重型机械臂”,缓缓抓住模块的两端。机械臂的表面包裹着防滑的硫基材料,能牢牢固定住模块,同时避免损伤模块表面。“模块已固定,开始向对接点移动!”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动作却异常稳定——这是他在培训基地练了上百次的动作,早已刻进肌肉记忆。

小主,

模块以1公里/分钟的速度向预制车间移动,期间几次遇到微弱的轨道气流,林薇及时微调推进器,确保模块始终沿着预定路径前进。当模块距离对接点还有10米时,秦思远的声音突然传来:“检测到模块右侧的推进器参数异常,推力下降10%,注意调整平衡!”

赵磊心里一紧,立刻查看模块的推进器数据——果然,右侧推进器的电流不稳,导致推力不足。他没有慌乱,按照培训时学到的应急预案,启动了模块的备用推进器,同时调整机械臂的受力角度,用机械臂的力量弥补推进器的不足。

“偏差控制在0.5米以内!”林薇盯着屏幕,手指悬在应急按钮上,“再靠近5米,准备对接!”

模块缓缓靠近预制车间的接口,机械臂精准地将模块对准接口。当模块与预制车间接触的瞬间,接口处的“自动锁死装置”立刻启动,100个合金锁扣同时咬合,将模块牢牢固定。密封舱门缓缓闭合,内部的气压开始平衡,屏幕上弹出“对接成功”的绿色提示。

“成功了!第一段模块对接成功!”赵磊激动地跳了起来,却因为失重飘在半空,林薇笑着把他拉回座位:“别高兴太早,后面还有19段模块要对接,咱们得保持状态。”

接下来的12小时里,林薇和赵磊的团队配合其他小组,陆续完成了20段硫基模块的对接。这些模块在预制车间的外侧,形成了一条长1000公里的“轨道雏形”,像一条银色的丝带,环绕在地球同步轨道上。

秦思远在“马里奥二号”上看着实时画面,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调出模块的检测数据:对接误差全部≤0.3米,模块的结构强度、抗辐射性能、推进器参数均符合设计要求。“李总,首批模块对接完成,地球星环城的第一部分已经立起来了!”他拨通了李扬的通讯。

李扬此刻正在火星龙兴市的移民安置区视察。他站在一片刚平整好的红土地上,身边是负责基建的工程师,远处的推土机正在清理石块,准备建设新的住房。“好消息!”李扬的声音带着兴奋,“火星这边也在加快进度,新城区的10万套住房已经开工,下个月就能交付第一批。等地球星环城的半环建成,咱们就能启动首批移民输送了。”

挂了通讯,李扬望着远处的红土地,心里充满期待。他想起昨天收到的移民申请数据:截至当天,申请火星移民的家庭已达230万户,涉及人口700万,其中像王建国那样的家庭占了60%——他们大多是农民、工人,渴望在火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一个安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