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
“30秒!”
“10秒!撞击倒计时:10,9,8……”
当倒计时归零的瞬间,T-73小行星率先冲入金星大气层。剧烈的摩擦让其表面冰层瞬间汽化,形成一道长达1000公里的白色“火尾”,高温甚至将周围的硫酸云点燃,淡蓝色的火焰在大气层中蔓延,像一条连接天地的巨型火龙。
“轰——!”
震耳欲聋的撞击声即使隔着真空,也通过能量传导让“马里奥二号”旗舰微微震颤。屏幕上,T-73撞上阿佛洛狄忒高原的瞬间,地表掀起高达5000米的尘埃云,暗红色的熔岩流从撞击点向四周扩散,地震监测仪的数值瞬间飙升至6.2级——远超预设的5级阈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启动‘大地夯’!压制地震波!”秦思远大喊。
早已部署在高原边缘的20台“大地夯”次声波发生器同时启动,低频声波像无形的巨锤,从地壳深处向上传播,与撞击引发的地震波相互抵消。监测仪上的数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从6.2级降至5.1级,最终稳定在4.8级——未对周边火山和设备造成破坏。
就在T-73撞击后的30秒,T-89紧随其后,以更精准的角度撞向同一区域。这一次,撞击产生的能量没有引发更大的地质灾害,反而将T-73撞击时产生的熔岩流推向高原边缘的低洼地带,为后续蓄水创造了天然的“河道”。
撞击结束后的10分钟里,整个金星被厚厚的尘埃云覆盖,地表能见度不足10米。梁小龙驾驶着拦截机,冒险穿过尘埃云,传回了第一张撞击点的实时画面——撞击形成了一个直径800公里的巨型陨石坑,坑底积满了汽化后凝结的液态水,淡蓝色的水面上漂浮着未完全融化的冰块,周围的熔岩流已开始冷却,形成暗黑色的岩石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