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想法。如果放弃公益和人才培养,专注于市场竞争,或许能在短期内缓解公司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公司的形象和未来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坚持公益和人才培养,又要面对股东们的质疑和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
“朗日,你到底打算怎么办?我们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一位股东在电话里不耐烦地说道。
朗日咬了咬牙,说道:“我会尽快做出决定的,但这个决定必须要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
就在朗日为公司的决策而苦恼的时候,市场上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糟糕。竞争对手的低价策略和网络负面消息让朗日公司的销售额急剧下降,客户的信任度也大幅降低。
“朗总,我们的销售额这个月下降了30%,再这样下去,公司的资金链都会出现问题。”财务经理忧心忡忡地说道。
朗日的心情如同坠入了冰窖,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我们必须想办法应对,不能坐以待毙。”
他开始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一方面加强产品的宣传和推广,突出产品的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加大对网络负面消息的处理力度,通过法律手段追究水军和竞争对手的责任。
然而,就在他努力应对市场危机的时候,公司内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些员工开始抱怨工作压力大,对公司的未来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个别员工提出了辞职申请。
“朗总,我觉得在这里看不到未来,我想换个环境。”一位员工在面谈时沮丧地说道。
朗日看着这位员工,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惋惜。“公司现在确实遇到了困难,但这只是暂时的。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度过难关。”
但员工的态度十分坚决,朗日最终只能无奈地同意了他的辞职申请。这件事情让朗日感到更加疲惫和无助,他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中,越挣扎越陷得深。
而林悦那边,怀孕的反应让她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她每天都在担心朗日的压力,同时也为孩子的未来感到担忧。
“朗日,我真的很担心你。公司的事情那么多,你又要照顾我,你太累了。”林悦靠在朗日的怀里,轻声说道。
朗日轻轻地抚摸着林悦的头发,说道:“别担心,我会处理好一切的。你只要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就行。”
然而,朗日自己心里也没底。他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也不知道公司的未来会怎样。在这个充满迷雾的困境中,他只能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行,希望能找到一条出路。
朗日公司的危机如同一场越演越烈的暴风雨,不断地冲击着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公司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升级,股东们对于公益和人才培养的分歧越来越大,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朗日,我坚决反对继续进行公益和人才培养,这纯粹是浪费资源。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润。”一位股东在董事会上愤怒地拍着桌子,大声吼道。
另一位支持公益和人才培养的股东也毫不示弱:“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优秀的人才,我们的公司能走多远?只看重眼前利益,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朗日坐在中间,看着争吵的股东们,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他试图调解双方的矛盾,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