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平顺着问道:“你没存银行?”
小孙摇头:“我信不过银行,还不如多买点儿粮食呐!”
说着拍拍自个儿的破棉袄:“我天天身上装着一万块钱,本来想着,要是哪天粮食降了就多买点儿放着。
结果这个把月,还越看还越高了。
福平哥,你觉着我现在是买还是不买?”
杨福平看着小孙信赖的眼神,一咬牙,吐口道:“想买就买吧,新政府想压倒城里的这些地头蛇,且得博弈一段时间!”
小孙咧嘴:“这我就放心了,我奶也说,不等到全国地盘都安稳下来,这粮价就别想稳下来!”
杨福平赞叹道:“你奶奶,活的通透!”
小孙得意道:“那是,我奶奶年轻的时候,也是在宅门里伺候过的,要不是我爷抽大烟,祖宅都卖了,也不至于混到现如今的份儿上!”
俩人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片儿汤话。
眼看着到了中午,没人送饭。
这就更奇怪了。
福安揉揉肚子,看着他哥:“东家忘了送饭?”
这位周东家,也把中午管顿饭的光荣传统给继承了下来。
突然不来,连话也不说一声,有些莫名其妙。
店里没有钟表,看不到时间。
福平让小孙去别家店看看时间,实在不行,那就出去买点儿烧饼。
小孙没迈出门,就退了回来。
两名军管会的干部,穿着军装进了粮店。
面色凝重的问道:“你们这里,谁是管事儿的?”
杨福平往前一步:“我是这家店的账房兼掌柜的,您二位,有什么事儿吗?”
打头一位女同志干脆利落手一挥:“先把店门关上,我们了解下情况!”
小孙看见穿军装的就腿软,哆嗦着要去关门,手拿着板子三四回都放不好。
福安忍不住了:“小孙哥,你看你笨的,我来!”
说着手脚麻利的把门板给一块儿块儿的上喽。
扭头看向杨福平求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