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脚踏空

连自个儿娶不娶媳妇都问上了!

好在杨福平也没深究寡妇到底带了几个儿子,稍微扯了这么几句就站起来倒水去了。

杨福安提起水壶给他哥倒水,得意的冲着二平“哼”了一声。

二平觉着可能是他今天这条凳子的风水不对,于是欠欠屁股又挪到了小孙那个条凳上。

刚坐好,卫东家就出来了:“怎么还坐着呢,该干嘛干嘛去呀,今儿刚入库的花生,都给我往外放放,这两天保不齐就能全出去!”

杨福平应了下来,叫着三人就去后面的小库房倒腾。

一听这话就知道,估计是不会散卖了。

刚刚上手的时候就知道,里面全是脱完壳的花生粒。

正常的米面一袋儿都是二百斤,这回的花生全是五十斤的小袋儿。

小袋儿好啊,跟东家多磨磨,三四袋儿不好说,一两袋还是能匀出来的。

四个人把库房里的东西倒腾倒腾,等忙完了,也差不多天擦黑了。

冬天天黑的早,今儿个眼看也是没人,卫东家让几个人等着,拿着簸箕往白面柜子里一伸,二平跟小孙眼睛刷就亮了。

这抠门东家,今儿居然准备给白面,不用多,一斤都行。

可惜了,簸箕还没挨着面,卫东家又缩回了手。

几个人的失望仿佛配了音一样,扇到了卫东家的脸上。

他止住了伸往高粱面的手,肉疼的摸着玉米面的木柜:“福平,你来吧,一人两斤玉米面儿,你弟弟给三斤吧,你来称!”

这年头谁嫌粮食少,虽说不是白面儿有点儿失落,可玉米面也比高粱面口感好啊。

杨福平脆生的应道:“好嘞东家,保证不少一钱!”

卫东家深吸一口气,少不少的,足称就行了,这实在小子。

眼瞅着称杆子微微有点儿高,没等卫东家开口,老钱赶紧开口:“福平,知道东家心疼咱们,但是咱们也得为东家想想,就这么称就行了!”

老钱盖棺定论,卫东家觉着还是老钱贴心。

浑然忘了,上回加活儿晚上发点儿面,老钱那秤杆子翘的高高的,差点儿就要打天秤(就是秤尾朝天)!

也就福平,能可可的踩着东家的底线,勉强算是两边儿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