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观测开始。
这一次,他们不再只看明灭,而是专注于每一次笔画变形的瞬间。沈清璃的灵丝分成两层,一层捕捉亮度变化,一层感知符文内部灵流走向;秦昭则以炭笔快速标注每一次偏移的角度和时间差;叶凌霄则通过石碑,将整条地脉的波动绘制成一条连续曲线。
第七轮结束时,数据终于呈现出规律。
“每三息一次回落,但在第七次时,地气最弱,符文结构松动。”沈清璃收回灵丝,指尖已泛起淡淡血痕,“那一刻,它的防御最薄。”
“可如果我们趁机注入灵力,反而会激怒它。”秦昭摇头,“刚才那次偏移,就是因为它察觉到外力干扰。”
叶凌霄盯着石碑上的波纹图,脑海中忽然闪过一段记忆。
五岁那年,他在山门后院练剑,总不得要领。师傅站在一旁,只说了八个字:“叩门应节,方得入门。”
当时他不懂,直到后来才明白——破门不如推门,强攻不如顺应。
“不是破。”他缓缓开口,“是进。”
两人看向他。
“这符文链,不是用来破解的。”叶凌霄声音沉稳,“是让我们学会怎么走过去。它排斥强行闯入,但未必拒绝同频靠近。”
沈清璃眼神一亮:“你是说……跟着它的节奏,像影子一样?”
“对。”他点头,“在它最弱的时候,用同样的频率,轻轻触碰首符。不是冲进去,是让它以为我们也属于这个节律。”
秦昭猛地站起身,翻动笔记:“如果真是这样,那七道符文,其实对应的是天地七枢位。每次地气回升之初,灵气会先汇聚在首符位置,然后依次传递——这不是禁制,是通道!只是没人敢按它的规则走。”
“可万一我们节奏慢了半拍?”沈清璃问。
“就会被当成异类。”叶凌霄答,“轻则弹开,重则……成为下一个祭品。”
三人沉默。
月光穿过云隙,洒在那圈暗红痕迹上。符文再次开始新一轮流转,笔画缓缓亮起,由暗转明,如同心跳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