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长安震

突然冒出一个,比慕容恪和冉闵加起来还可怕的敌人,这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肃静!”苻坚不满地,呵斥了一声,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他看向王猛,“丞相,你如何看?”

王猛向前一步,目光扫过众臣,声音清晰而冷静。

“诸位同僚,姑臧军报,或许有张瓘惊惧之下的渲染。”

“但八百里加急,赤羽翎毛,绝非儿戏。”

“凉州七处戍堡同时失陷,信使浴血突围,此等事实,不容置疑。”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条理分明,直指核心。

“其一,此股胡虏,绝非刘显之流。”

“观其装束、战法、器械,乃至‘上帝之鞭’之称号,皆与我等所知之胡族迥异。”

“猛推断,其或为史载,西迁之北匈奴后裔。”

“于极西之地征伐百年,融合诸族,如今挟西方战技与戾气,重返故地!”

“北匈奴后裔?”这个推断,让不少熟知历史的官员倒吸凉气。

那可是,曾经与大汉帝国争锋的,强大游牧帝国!

“其二,其实力,恐远超我等预估。”王猛语气凝重。

“其兵锋之锐,进军之速,手段之酷烈。”

“皆非慕容燕国之‘正兵’,或冉魏之‘诡道’可比。”

“彼等乃纯粹的毁灭之力,为征服与掠夺而生。”

“无道德、无底线,唯有弱肉强食之丛林法则。此等敌人,最为可怕!”

“其三,其志不小。兵围姑臧,绝非只为劫掠。”.

“其目标,很可能是吞并整个凉州,以此为跳板,东进关中,乃至问鼎中原!”

王猛的每一句话,都像重锤,敲在众臣心头。

将他们最初的怀疑和侥幸,砸得粉碎,殿内气氛变得无比压抑。

“关中?他们敢!”卫大将军苻菁勃然作色,“我关中带甲数十万,岂容胡虏放肆!”

“苻将军勇武可嘉,”王猛看向他,语气依旧平静。

“然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军虽众,然西线布防,多针对羌胡与凉州自立势力。”

“面对此等,前所未见之强敌,仓促迎战,胜负难料。”

“更何况,东有慕容,南有冉闵,我军若主力西调,此二者岂会坐视?”

这才是最致命的问题,三面受敌!前秦看似强大,实则处于四战之地。

阳平公苻融,苻坚的弟弟,性格较为持重,此时忧心忡忡地开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丞相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

“是救?是守?还是……和?”最后那个“和”字,他说得极其艰难。

“绝不可和!”苻坚猛地一拍御案,斩钉截铁。

“此等豺狼,贪婪无度,与之言和,无异割肉饲虎。”

“徒长其气焰,而堕我民心士气!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陛下圣明!”王猛立刻附和,“和议绝不可行。救,亦需谨慎。”

“姑臧距长安千里之遥,我军大队步卒驰援,缓不济急。”

“且若主力陷入凉州泥潭,慕容恪、冉闵趁机发难,则我大秦危矣!”

“那依丞相之见,该当如何?”苻坚追问。

王猛深吸一口气,显然心中已有成算,他沉声道:“陛下,诸位。”

“猛之策,可概括为 ‘西守东防,南稳北联,内固根本,外探虚实’ 十六字。”

他详细阐述:“西守:并非不救凉州,而是改变救法。”

“即刻命陇关、大散关、萧关等,所有入陇通道。”

“进入最高战备,深沟高垒,多备滚木礌石、强弓硬弩。”

“尤其是要,针对性准备沙土、湿毡,以应对敌方‘妖火’。”

“命当地守将,无旨不得出关浪战,务必凭借天险,将匈人主力挡在陇山以西!”

“同时,派精骑驰援!命平西将军邓羌,率其麾下两万陇右精骑。”

“即刻从驻地,上邽出发,西进凉州。”

“其任务,非与匈人决战,而是利用骑兵机动性。”

“袭扰其粮道,打击其分散之部队,支援姑臧守军。”

“并……实地探查,匈人虚实、战法,传回详尽军情!”

“东防:严令潼关、蒲津渡等东部防线,加强戒备,密切监视慕容燕国动向。”

“可适当做出,西线吃紧之姿态,诱使慕容恪,判断我军主力西移。”

“若其敢来犯,则依托坚城,予以重击!”

“南稳:加强对武关、峣关的防守,谨防冉魏趁机北犯。”

“同时,可尝试通过秘密渠道,向冉魏透露匈人之威胁,暂缓双边摩擦。”

“冉闵虽为汉贼,亦未必愿见,更凶恶之胡虏,肆虐中原。”

“北联:立刻派出使臣,携带重礼,北上河套。”

“联络匈奴刘显部、以及鲜卑拓跋、乞伏等部。”

“陈明利害,许以财帛、官职,令其袭扰匈人后方。”

“至少,要让他们保持中立,不可倒向阿提拉!”

“内固根本:长安城从即刻起实行宵禁,加强巡防,肃清内奸。”

“由司隶校尉吕婆楼亲自负责,对城内胡商、西域来人,进行严密监控。”

“同时,开仓平抑物价,稳定民心,防止恐慌蔓延。”

“外探虚实:动用‘冰井台’,所有能动用的力量,不惜代价,向西渗透。”

“不仅要获取,匈人的军事部署、兵力构成、粮草补给。”

“更要查明,其首领阿提拉之性情、其内部派系关系、其文化信仰!”

“知己知彼,方能找到,破敌之策!”

王猛一番擘画,思虑周详,兼顾各方,既有战略层面的,坚守与反击。

也有战术层面的,袭扰与侦查,更有外交层面的,合纵连横与内部维稳。

听得殿内众臣,包括苻坚在内,都稍稍安心了些。

“好!就依丞相之策!”苻坚精神一振,“即刻拟旨!”

“擢升邓羌为征西将军,假节钺,总督陇右诸军事,率精骑两万,火速西进!”

“加封苻菁为使持节,都督潼关诸军事,严防慕容恪!”

“命吕婆楼总掌长安治安与情报,有先斩后奏之权!”

“遣散骑常侍……”,他看了一眼群臣,目光落在,以辩才和胆识着称的官员身上。

“郭辩为使,携国书、金帛,即刻北上,联络河套诸胡!”

“丞相王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一应军国大事,皆可先行后奏!”

一道道命令,从太极殿迅速发出,整个前秦,那庞大的国家机器启动了。

开始围绕着“应对匈人”,这个前所未有的危机,高速而紧张地运转起来。

第三幕:冰井台

就在朝堂定策的同时,位于长安城西北角一处平常地。

耸立着一座看似不起眼、实则戒备森严的道观,“玄都观”。

前秦最神秘的情报机构,“冰井台”的总部就在它下面。

这里早已灯火通明,气氛比皇宫更加紧张。

冰井台名义上的主持,是司隶校尉吕婆楼。

但实际运作的核心,是王猛一手提拔的,几位寒门心腹。

此地深入地下数丈,阴冷潮湿,墙壁上凝结着水珠,故名“冰井”。

廊道错综复杂,如同迷宫,只有核心人员,才知晓路径。

在一间布满地图和档案架的密室内,吕婆楼正与冰井台的几位干吏,紧急议事。

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羊皮地图,上面绘制着,从关中到西域诸国的广阔地域。

小主,

但凉州以西的部分,却显得颇为模糊。

“情况都清楚了?”吕婆楼声音低沉,他年约四旬,面容精悍,眼神锐利如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