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汉家军

董狰心一横,不顾自身安危,强行突破毒粉范围,一刀劈向老者!

老者慌忙闪避,但还是被刀气所伤,手中的药瓶掉落在地。

“拿到药!撤!”董狰命令道,同时继续缠住老者。

黑狼骑队员迅速捡起药瓶,且战且退。董狰见目的已达,虚晃一招,也准备撤退。

但那老者突然咬破手指,以血在掌心画了一个诡异符号,口中念念有词。

董狰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手脚发软。

他知道中了邪术,强提精神,奋力向外冲杀。

在雷暴部的接应下,奇袭队终于杀出重围,返回天险峰。

但代价惨重,伤亡超过三十人,董狰本人也中了邪术,昏迷不醒。

带回的药材虽然有限,但对慕容昭来说,已是雪中送炭。

她立即配制方药,先为最严重的病患治疗。

效果立竿见影。服药后的病患,症状明显减轻,瘟疫得到了控制。

但董狰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他昏迷不醒。

面色发黑,呼吸微弱,显然中的不是普通的毒。

慕容昭尝试,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

那个南诏巫医的邪术,超出了她的医学知识范围。

“除非找到施术者本人,否则难以解救。”慕容昭无奈地告诉冉闵。

冉闵面色阴沉,董狰是他的爱将,更是军队的支柱之一,绝不能失去。

就在这时,墨离带来一个意外消息:“天王,那个南诏巫医...死了。”

“死了?”冉闵惊讶,“怎么死的?”

墨离道:“根据内线消息,就在昨夜我们偷袭后…”

“那巫医突然暴毙,死状凄惨,浑身溃烂流脓。”

“慕容镇大为震怒,认为是我们,下了毒手。”

冉闵和慕容昭面面相觑,他们昨夜只是夺药,并未杀死巫医。

慕容昭若有所思:“或许是邪术反噬。”

“那种邪门歪道,往往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就会害人害己。”

但无论如何,巫医已死,救董狰的希望更加渺茫。

就在众人绝望之际,慕容昭突然想起一事,“我记得母亲留下的医书中…”

“似乎记载过,南诏巫术的解法,但需要一种特殊的药引...”

“什么药引?”冉闵急问。

“金线蟒胆。”慕容昭道,“金线蟒只生长在南诏湿热之地,中原极为罕见。”

众人刚燃起的希望又熄灭了。在这北地山区,哪里去找南诏的金线蟒?

然而墨离却道:“或许...我知道哪里可能有。”

第四幕: 变革新

在墨离的带领下,一支小队来到天险峰后山,一处隐秘洞穴。

“这里曾是一个,南诏商队的秘密据点。”墨离解释道。

“几年前那支商队,在此遭遇山贼,全军覆没。”

“我偶然发现这个洞穴,里面或许还有,他们留下的货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洞穴深处,果然发现了一些,南诏风格的箱笼。

大多已经腐朽,但其中一个铜箱,密封良好。

在箱中竟然真找到了,几枚金线蟒胆,虽然已经风干,但药性犹存。

慕容昭喜出望外,立即配制解药。

给董狰服下后,果然病情好转,第二天就苏醒过来。

瘟疫得到控制,董狰康复,军队的危机暂时解除。

但经过这一连串的打击,部队减员严重,士气低落。

冉闵知道,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才能让这支军队重生。

他召集所有将领,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从今日起,全军进行整训革新!”

“不仅要练武艺,更要练意志;不仅要学战术,更要学文化!”

这个决定,引起了不少争议。

许多行伍出身的将领认为,当兵打仗就行,学文化有什么用?

冉闵力排众议:“没有思想的军队,只是一群莽夫!”

“我们要明白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无敌之师!”

整训计划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军事训练改革。

冉闵亲自编写训练大纲,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

针对山地作战特点,发明了多种新式战术和装备。

如可拆卸的弩箭,便于携带和隐藏;如特制的登山鞋具,提高攀爬能力。

如利用地形设伏的战术,充分发挥地理优势。

二是思想教育强化。冉闵每天亲自为官兵讲课。

讲述华夏历史,强调胡汉之别,激发民族意识。

他还让人编写简易读本,教士兵识字明理。

墨离对此大为赞同:“天王此举,可谓开历代先河。”

“有思想的军队,才能真正战无不胜。”

三是编制体制改革。冉闵打破传统等级界限,实行能力至上。

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才能,就能得到重用。

他甚至提拔了几个,表现突出的普通士兵担任低级军官,大大激励了士气。

雷暴开始还不理解,但看到效果后,也不得不佩服。

“天王就是天王,想的跟咱们这些粗人不一样!”

四是后勤保障创新。慕容昭主持医疗体系改革。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培训更多医疗人员,大大提高了伤员存活率。

她还编写了《战地医要》,简单易懂,即使普通士兵,也能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同时,粮食储备和分配制度,也进行了优化。

实行定量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基本保障;建立储备粮制度,以备不时之需。

整训过程中,冉闵格外重视,新式武器的研发。

他亲自督导工匠,利用有限资源,改进装备。

他展示了一种新式武器,一把可折叠的弩弓,便于携带和隐藏,威力却不减。

“这叫‘隐弩’。”冉闵演示道,“平时可折叠藏于衣内,用时迅速展开,出其不意。”

董狰虽然身体还未完全康复,但也积极参与整训。

他根据黑狼骑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新的山地骑兵战术。

“黑狼骑虽擅长平原冲锋,但经过训练,也能在山地发挥巨大作用。”

整训并非一帆风顺,传统观念的阻力很大,资源有限也制约了改革进程。

但冉闵以铁腕推动,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

效果逐渐显现,部队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士兵们不仅武艺精进,思想也更加统一。

军官们更加专业,懂得灵活应变;后勤保障更加有力,伤员得到更好照顾。

一个月后,冉闵举行了一场大规模演练,检验整训成果。

演练中,部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前锋营灵活机动,如臂使指。

中军营稳如磐石,固若金汤;后援营保障有力,井然有序。

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各部队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不再有之前的隔阂和芥蒂。

演练结束时,冉闵站在高处,望着精神抖擞的部队,心中感慨万千。

这支军队经历了饥饿、疾病、背叛和死亡,如今如凤凰涅盘,重获新生。

他们不再是一群,为生存而战的散兵游勇。

而是一支有理想、有纪律、有战斗力的精锐之师。

“天王,有长安消息。”墨离悄然走近,递上一封密信。

冉闵拆信阅读,面色逐渐凝重。

“丞相来信,朝中局势有变,姚苌势力大增,援助可能中断。”

冉闵沉声道,“陛下建议我们...南下江东,投奔东晋。”

众将领闻言哗然。投奔东晋?

那些终日清谈的江南士族,岂会真心接纳,他们这些北方武人?

冉闵目光扫过众人,声音铿锵:“但我们不会去江东!”

“我们要靠自己,在这片土地上,杀出一条生路!”

他举起手中龙雀横刀,指向山下慕容镇的营寨。

“就用慕容镇的人头,告诉所有人:汉家军,不可侮!”

“汉家军!不可侮!”数千人齐声高呼,声震山谷。

厉兵秣马,只待一战。这支经历涅盘的军队,即将向世人展示他们的锋芒。

而山下的慕容镇还不知道,他面对的已经不再是,那支穷途末路的残军。

而是一支,脱胎换骨的铁血之师。

战争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