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袁世凯也端起茶盏,指尖摩挲着杯沿:“那‘优待条件’呢?总得给太后点念想。”
“这就得您亲自去说了。”
徐世昌笑道,“您见了太后,先哭,哭祖宗不容易,哭自己无能保不住大清。
再把那条件一条一条念给她听——尊号不废,岁银四百万,紫禁城还能保住,
让她觉得‘退位’不是亡国,是‘暂避锋芒’,她信了,这事儿就成了。”
袁世凯放下茶盏,眼底寒光一闪:“就按你说的办。
让奕匡明儿就进宫‘报信’,再给南边递个话,就说良弼这颗钉子,该拔了。”
徐世昌躬身:“如此,大事可期。”
……
1912年1月,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了良弼,顿时,宗社党群龙无首,其余强硬派吓破了胆,再不敢公开反对退位。
良弼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入宫中,隆裕太后听闻后浑身发抖,对“革命党之狠”的恐惧更深。
为了再加把火,袁世凯让庆亲王奕匡,天天在隆裕太后面前“吹风”,
故意夸大革命党兵锋之盛,说“革命军已逼近京师,北洋军虽勇,恐难抵挡,
若再战,皇室恐连全尸都保不住”,甚至编造“洋人要出兵干预,届时清廷连立足之地都没有”的谣言,
吓得隆裕终日以泪洗面,而袁世凯适时入宫,跪在地上“痛陈”唯有接受优待、保全皇室,
方能躲过此劫,隆裕的心理防线终被击溃。
隆裕本就软弱,她可没姑姑慈禧那两下子,老袁糊弄隆裕一愣一愣的,慈禧他试试,敢吗?
为了让隆裕彻底下定决心,袁世凯又以“保全皇室”的名义,主动与南方革命党谈判,为清廷争取“退位优待条件”。
他一边向革命党施压,说“若优待不够,皇室必拼死抵抗,南北统一无望”。
一边又向隆裕表功,称“臣与南方力争,才保住皇室体面”。
老袁两边欺负,两边糊弄。
经过老袁一系列的表演,最终敲定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
核心内容包括:
1. 身份与尊号:大清皇帝辞位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小主,
2. 生活待遇:每年由中华民国政府拨付400万两白银,作为皇室日常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