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邻里技能银行:你帮我搭把手,我教你露一手

社区的竹篾地球仪刚编到非洲板块,林深就踩着露水冲进沈砚舟的工作室。她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居民连夜写的建议,最底下用红笔画了个大大的问号:"张大爷想修老花镜,王阿姨会织毛衣,能不能换着帮忙?"

"这不就是现成的生意嘛!"沈砚舟擦着镜头,相机里还存着昨天拍的绿生活实验室夜景,"我早想弄个'邻里技能银行'了。你帮我修水管,我给你教烘焙,都记成积分存着,想用的时候再兑,比光靠钱方便多了。"

"这板块好!"林深把建议纸拍在桌上,墨迹还带着点潮,"昨儿刘奶奶跟我说,她孙子要穿手工毛衣,可她眼神不好,楼下李老师会织,就是总抱怨没人帮她遛狗。这不正好能换?"

说干就干的老规矩又启动了。俩人在社区公告栏贴了张大海报,用马克笔写着:"技能能当钱,服务可兑换——今日可存技能:张建国(修木活)、刘桂香(腌咸菜)、陈默(竹篾编)、小虎(3D打印基础)......"

海报刚贴好,李大爷就拄着拐杖过来了:"我会修收音机!算不算技能?"他掀开布包,里面全是花花绿绿的电容电阻,"年轻时在无线电厂干过,现在的智能手机也能捣鼓两下。"

"太算!"林深赶紧登记,"给您开个'高级技师'账户,修复杂电器积2分,简单的积1分。"

张大爷扛着木工锯路过,听见这话直拍大腿:"那我这榫卯结构教学得算3分!上次教隔壁小区的人拼展架,他们给我送了箱苹果,哪有积分实在?"

正说着,穿西装的男人急匆匆跑过来,正是上次订了二十套"街坊好货"的企业老板:"我公司有批程序员,想跟张大爷学木雕放松脑子,能用他们的编程技能换不?"他掏出手机,"他们能帮社区做个更高级的积分系统,带人脸识别的那种。"

"当然能!"沈砚舟举着相机就拍,"这叫'跨界技能兑换',我得给拍进纪录片。就叫《当代码遇上刻刀》,保证火!"

技能银行开张那天,设在传习所隔壁的小仓库被改得亮堂堂的。墙上挂着块大黑板,用磁贴写着可兑换的技能:

"李建国:修电器(1-2分)换:帮遛狗、买 groceries(小虎爸标注的洋文)"

"刘桂香:腌菜教学(2分)换:给酱菜拍艺术照"

"张建国:木工体验(3分)换:教用智能手机剪辑视频"

最底下还有行小字:"特殊需求请找林深/沈砚舟,比如帮独居老人读信可兑换一次免费理发"

王阿姨第一个来登记,她把织了一半的毛衣往桌上一放:"我织毛衣按件算分,一件婴儿衫1分,成人外套3分。想换啥?我家老头子膝盖不好,想要人每周帮他按摩两次。"

"我来!"社区卫生院的小李举着手,白大褂口袋里还揣着按摩油,"我在康复科实习过,按一次算1分。正好想学织围巾,给我妈当生日礼物。"

俩人当场拍板,王阿姨掏出针线筐,小李搬来个小马扎,一个织毛衣边教针法,一个边按摩边记穴位,旁边看热闹的张大爷直乐:"这比银行存钱强,还能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