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入研发阶段后,技术瓶颈成为最大阻碍。核心系统始终无法稳定运行,测试数据频频报错,工程师们焦头烂额。
“这不是普通的兼容性问题。”首席技术官叹了口气,“我们的算法模型存在根本性缺陷。”
杨名听完,直接走到主控台前,神眼瞬间启动。屏幕上跳动的数据仿佛被拆解成无数条线索,在他的视野中交错排列。
“你们的问题出在参数权重分配上。”他指着屏幕上的几个模块,“这部分应该采用动态调整机制,而不是静态设定。”
技术人员愣住,随即迅速尝试修改方案。几分钟后,系统运行趋于稳定,错误率大幅下降。
“这……怎么可能?”首席技术官震惊地看着杨名,“你是怎么发现的?”
“只是看了一眼。”杨名淡淡地说。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也开始蠢蠢欲动。
一则匿名新闻在网络上疯传:**“杨名团队涉嫌技术剽窃,项目真实性存疑!”**
紧接着,几家原本意向明确的供应商纷纷取消订单,甚至有两名核心工程师提出辞职。
“他们在散布谣言。”苏婉儿翻看着手机上的新闻截图,“还挖走了我们的员工。”
“我知道是谁干的。”杨名眼神冰冷,“我已经用神眼预判过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当天下午,苏婉儿亲自召开媒体发布会,面对镜头冷静回应质疑,并展示了项目的完整研发流程和技术专利文件。
“谣言止于智者。”她语气温和却坚定,“我们欢迎监督,但绝不容忍恶意中伤。”
与此同时,杨名则安排手下调查离职员工的真实去向。果然,其中一人已被竞争对手高薪收买。
“让他们回来。”杨名只说了一句。
短短两天,舆论风向逆转,合作方重新恢复信任,项目得以继续推进。
一个月后,产品原型成功问世,首次试销便引发市场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