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礼尚往来

嬴政问:“以罗网的作风,定会再次派出高手,那人逃了吗?”

“不,那人死了。”

高景说:“他选择自尽,结束无休止的追杀,也唤醒了惊鲵,使她逃离罗网,开始为自己而活,后来臣遇到了她。”

嬴政并不在意惊鲵,只问:“那人是谁?”

“无名。”

高景说:“苍龙七宿中的七个铜盒,其中一盒在他手中,但已被打开。他的实力极强,天字号刺客在他面前甚至撑不过一招,所以我推测他可能领悟了一部分‘人’的含义,这也是我推测的其中一个理由。”

嬴政问:“还有其他依据吗?”

高景点头:“当年郑庄公突然崛起,成为第一位霸主,据传就是得到了‘苍龙七宿’的帮助。但从如今来看,大王觉得当时的郑国实力如何?”

嬴政笑道:“不值一提!”

高景说:“如今郑国早已灭亡,可见‘苍龙七宿’并不能让国家长久,对国力的提升也有限。但郑庄公时期恰好是法家思想的起源。韩非有一把剑,叫‘逆鳞’,是法家神剑,剑中藏灵,能自行护主。”

“七个铜盒,七种力量,我猜测郑庄公打开的铜盒可能与‘法’有关,催生出逆鳞剑灵。加上无名的行事风格,颇具道家‘圣人无名’的味道。周公在殷商全民人祭的环境下,仍能保持‘仁’,所以我才做出这样的推测。”

“七个铜盒,或许是对‘人’的七种理解。如今诸子百家各自阐述‘人’,韩非的法,比郑国子产的法如何?”

嬴政沉思道:“自然更胜一筹!”

高景笑道:“所以大王不如专注当下诸子百家,而非执着于虚无缥缈的‘苍龙七宿’。”

嬴政缓缓吐气:“有理,寡人信服,多谢上卿解惑。”

高景行礼:“如此,乃秦国之福。”

嬴政笑道:“上卿学识渊博,寡人今日算是领教了。”

话题一转,嬴政问:“若寡人灭六国,上卿以为该如何处置?”

高景答:“大王所虑,恐怕是怕六国合纵抗秦?”

嬴政坦然道:“有上卿在韩国,韩国不足为虑,但其他五国若联合,尤其是赵楚两国联手,秦国仍难以应对。”

高景思索后问:“大王可知战车在战场上的作用?”

嬴政点头:“战车用于冲击和分割敌军阵型。”

高景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殿中的七国舆图上,起身走过去说:“大王若要阻止六国合纵,就像战场上一样,将六国分割开来!”

嬴政也走近舆图,沉思道:“上卿的意思是?”

“大王请看!”

高景伸手在舆图上划出一条线:“只要拿下韩国,再夺取魏国等地……齐国虽不敢参战,却处于燕楚之间,天然成为分割的屏障,如此一来,燕赵与楚国就被彻底隔开。”

嬴政思索着问:“上卿的意思是先灭韩,再灭魏,然后灭赵楚?”

高景摇头:“灭韩即可,不必急着灭魏,只取魏地用来分割他国,保留魏国大梁附近的地方,大王便可全力攻赵,灭赵!”

嬴政疑惑:“为何要留下魏国大梁周边?”

高景笑道:“大王灭韩,用以震慑魏国,向魏国索要分割线上的土地,魏国敢不答应吗?”

嬴政答:“自然不敢。”

高景继续道:“届时魏国仅剩的土地都在韩国与秦国的包围中,即使燕楚想要合纵,魏王也不敢答应,因为无论合纵成败,魏国都必亡。”

而燕楚两国并不接壤,中间隔着齐魏赵三国,齐国不敢动,大王灭赵,燕国不敢独自支援,想与楚国联合,必须经过魏国,因此留下魏国大梁周边,就可为燕楚联合制造缓冲。

有了魏国的缓冲,楚国也不会感到紧迫威胁。

只要大王派人游说大梁得当,再加上魏王心虚,恐怕赵国灭亡时,他们还没能谈妥。

韩国弱小,灭了不会引起其他五国重视,但若直接灭魏,会引发其他国家警觉,到时候大秦攻赵,楚国必从后方进攻;大秦攻楚,赵国也会从后方夹击。”

“妙!”

嬴政兴奋道:“如此一来,五国就被彻底分割,我大秦便可全力攻赵!上卿真有远见!”

高景笑道:“待大王灭赵后,稳固后方,便可顺势南下灭魏,直取楚国。

六国之中,真正能威胁秦国的,只有赵楚两国,燕齐即使联手,也不足为惧。”

嬴政死死盯着舆图,低声说道:“先灭韩,取魏地断合纵,再灭赵,南下攻魏,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