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吴王宫。
巍峨的殿宇在春日阳光下闪耀着琉璃瓦的金光,肃穆中透着新生的蓬勃之气。殿内,朱元璋高踞王座,一身赭黄蟒袍,虽未称帝,威仪已具。下方,宋青书、张无忌、周芷若、凌霜、方国珍、李文忠、汤和、徐达、常遇春等文武重臣济济一堂。
方国珍一身簇新官袍,神情恭谨中带着一丝忐忑,上前一步,深深拜伏:“罪臣方国珍,蒙吴王天恩浩荡,既往不咎,更赐以生路!罪臣及数万沿海儿郎,感激涕零!自此愿效犬马之劳,唯吴王马首是瞻!”
朱元璋虎目如电,扫过方国珍,声音洪亮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方国珍,你能悬崖勒马,弃暗投明,助我明教义军平定东南,剪除元廷羽翼,此乃大功!过往之事,本王概不追究!今授你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秩从一品,赐府邸于应天,安享富贵荣华!望你恪尽职守,好生休养,勿负本王厚望。”
“福建行省平章?” 方国珍心头一凛,随即了然。这看似位高权重的封赏,实则是将他调离根基深厚的浙东沿海,留在应天这天子脚下,形同软禁。兵权,是彻底交出去了。但他面上不敢有丝毫表露,反而露出感激涕零之色,重重叩首:“臣谢吴王隆恩!必当肝脑涂地,以报万一!”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宋青书:“宋真人,方帅旧部,如何安置,你有何高见?”
宋青书出列,从容拱手:“回吴王,方帅深明大义,归顺王化。其麾下郝密、卜泰二位将军,忠勇可嘉,更在招宝山一役中立下功劳。郝密将军虽负伤,然张教主已为其驱除邪毒,不日即可康复。此二人熟悉海务,精于水战,皆是不可多得之才。只要方帅在应天安稳无忧,此二人及其所部乃忠心可用之兵,必能为吴王效力,死而后已!”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抚掌道:“善!识人用人,宋真人深得我心。李文忠!”
“末将在!” 水师统帅李文忠出列。
“着你部整编方帅麾下精锐水师,郝密、卜泰二人,暂归你帐下听用!其部熟悉东南水道,可为向导,亦为攻坚之锐!”
“末将领命!” 李文忠沉声应诺。
“汤和!”
“末将在!”
“方帅其余陆师部众,由你整编,充实各卫,严加操练,以备调用!”
“遵命!”
方国珍听着自己的旧部被迅速瓜分整编,心中百味杂陈,却也只能低头谢恩。宋青书那“方帅安稳无忧,其部必效死力”的话,既是安抚,也是警告。
“北伐!平倭!” 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戈铁马的铿锵,“徐达!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