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正常的空天部队要承担太空作战任务,其作战体系与常规部队的体系截然不同,绝对不是简单地将陆军塞到轨道空降仓里就是空天部队。
只是目前作战的焦点依旧是围绕地面争夺,太空方面的战斗可以说基本没有。原先建立的空天部队所拥有的轨道空降部队对于不同太空领域作战都有相关训练,既能够承担支援地面的作用也可以执行其他太空方面的作战。
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手不足,在末日爆发之初人手就不足。末日之初全蓝星到处都是求援信号,各国各地的求援信号如同雪花一般飘向空天部队。在华国,末日后几小时内空天部队内所有有战斗力的单位都以不同方式登陆地面进行作战。
随着重要城市被重新夺回,空天部队的扩建就已经提上日程,只是空天部队的对人员要求高,对准备要求也高,导致空天部队的扩建速度缓慢,至少相较于陆军扩建而言缓慢许多。
之后选择另辟蹊径,大力发展空天陆战队,最大限度利用空天部队快速部署的特点进行发展。
不过相较于空天部队发展的,南天门空间站发展更多的还要数星港,与之相对的是数量快速膨胀的运输舰。
末日后蓝星工业生产体系遭到严重破坏,火星工业基地的重要性快速显现,为了能够能可能的将火星工业基地内产品运输到蓝星上就需要更多的运输舰。
因此各大空间站的有舰船生产能力的除去必要的军用订单外全部建造运输舰。
甚至还开发出的军民两用舰艇,同一设计框架下,通过放入不同装备实现不同功能。
所有星港全力生产这种军民两用舰艇,民用运输用途的在星港内完工,军用舰艇则在半成品状态就离开星港前往军事设施完成军事装备装入。
在地面战场的需求下,新投入的军用舰艇主要执行轨道空降任务,其本质也就是运输舰,只是在里面加入维生系统,装备养护系统等等以及最重要的空间仓发射装置。抵达指定地点后将预定轨道空降仓全部发射出去就能够完成任务。
除去之外还有更极端的的粗制滥造运输舰,一切以速度为第一要务,拆除所有非必要设备,全舰由人工智能控制,设置唯一航路通向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