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Case,他也有些愣住了,毕竟他也不是个什么都知道的百晓生啊,为了彻底搞清楚各种细节,他带着一个工程师,还有Rocky,假借看产品的理由一起去了趟黄江,找到了工厂的一个管技术的经理,又是吃饭,又是桑拿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最后总算是搞明白了。
那个经理给他细细的算了一下账,说这张单子上的机器足够装配两个半多的车间,因为其中还少了些机器,就以目前的配置来说,如果能全年无休的话,那一年的产值最起码能做到两到两点五个亿。
卧槽,这是什么意思啊?呵呵呵,人家说的很清楚嘛,也就是说,这张清单上的配置实打实的是一家中型工厂的规模啊,这让我有些欣喜若狂。同时,我回忆了一下之前在K-D工厂的情景,奥,突然我明白了,Johnson给我的这份清单绝对不是当初我亲眼看到的那两个车间里的所有机器,而应该是他们现在这家厂区里所有的闲置机器。
小主,
呵呵呵,真的如此的话,那我刚开始的那个疑问就迎刃而解了,我挑一部分,然后再和他们杀杀价,那么,这个价钱我还是可以接受的啊。
没等我写信呢,人家Johnson的信倒先来了,他告诉我说他们董事会已经同意出售这批机器了,至于价钱嘛,好说,他们同意以6折的价钱来出售。
6折?呵呵呵,还可以奥,说实话,这可都是八九成新的机器啊,人家能给咱们打个六折,还是诚意满满的啊。
我又拿起了清单,按照一个车间的配置来算的话,差不多是510万左右,打折之后也就是300万,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则要2500万左右,这也不少啊,我有些承担不起啊。
但是,承担不起费用是一回事,首先我得把自己心里的打算告知对方才是啊,于是,我赶快按照一个车间的配置,列了一份明细发给了Johnson。很快,Johnson就回复了,说已经问过上面了,他们公司不接受这个方案,要买的话就必须得全盘接收。
卧槽,这可要怎么办呢?和家人,和同事一起商量了好几天,我们都认为,既然我们已经打定主意要自己开厂了,那这机器是必须要买的,而且,综合来说,这批机器的性价比实在是高啊,就算是咱们从国内采购,那组建一家小工厂的成本也不会低于2000万的。理,固然是这么个理,只是,钱啊,同志们,公司现在正处于大投入,大发展的阶段,我手里不留点钱,怎么能放心呢?
经过衡量,斟酌,计算,再衡量,再斟酌,再计算,最后,我做出了决定,好,就按照K-D的要求来,全部吃进他们的这批机器。
主意已定,那就去和他们压价吧,如果价钱方面能降到一个令我满意的地步,我也愿意孤注一掷,主要是我相信这个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