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骡再珍贵,亦是牲畜;胥渠再无礼,却是人。我们不能为牲畜活命而杀人,应该是为了让人活下去而杀了牲畜!”
就这样,赵鞅命人立即将白骡交给阳城胥渠,让他赶快杀骡取肝以救其父。
这事感动了很多人。
首先是董安于。董安于惭愧不已,对赵鞅更是佩服至极。
此后,董安于全力辅佐赵鞅,甚至为赵氏家族付出生命的代价!
然后是阳城胥渠。
在不久以后赵鞅率晋军与北狄武装作战中,阳城胥渠率领广门邑的将士,组建敢死队,亲率敢死队不避箭矢,冲锋在前。
史料记载,广门邑将士在攻陷一座北狄武装盘踞的城邑时,左队七百人,右队七百人,两队互相比拼着,争先登上城头,并一举斩获敌方披甲武士首级,取得战役大胜!
赵鞅在取得对中行氏、范氏之战彻底胜利,并挫败了以齐国为首的反晋联盟图谋晋国的军事行动后,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人望指数如日中天。
盛名兼巨大功勋之下的赵鞅难免有些得意起来。人一得意,便会做出一些不合自己身份的事来,比如这次打猎活动。
这一次,赵鞅居然有意带人去晋国国君的私家苑囿打猎!
苑囿,由天子或者诸侯国君的专属领地,一般有围墙,故称囿。
春秋时期,几乎所有的诸侯国都有这个专供国君养花、游玩、打猎的专属领地。
晋国当然也有,但既然是苑囿,说明这个不是一般人可以去的。
不管你赵鞅功劳有多大,人望有多高,赴国国君的苑囿打猎,这是严重违规。
赵氏家臣、大夫史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决定阻止赵鞅。
史黯牵了一条狗,守候在赵鞅欲往的苑囿门外。
赵鞅带着人到了,见到史黯非常奇怪,就问:“您在这里做什么呢?”